
特朗普未技窮 投資者勿沖昏頭腦
大家睇題目便知道,本欄一向風險管理為本。雖然嘲笑特朗普之聲響偏全球,而港股亦一如我所料,一直表現比美股好,但我想提醒各位讀者,美國政府一定會絕地反撲,務求「跌落地下揦返拃沙」。大家務必做好風險管理,靜待時機等求更好的出手機會未嘗不可。
現在困擾市場不穩因素太多,美國通脹重燃機會不低,參考CPI和PPI可知一二。這也是為甚麼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遲遲不減息原因。鮑威爾是律師出生,律師從來都是服務有錢人,在理念和保住份工考量下,保住份工一定為先。聯儲局必然預期到通脹韌性和過早減息的影響。當然大家可能認為以陰謀論看,沒有分析價值,但現實就是政治主導立場,生活如是,政策如是。上周末特朗普批評鮑威爾減息太慢,暗示會在任期屆滿前「炒佢魷魚」,翌日還揚言有權這樣做,其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也承認總統及團隊一直在研究裁退方案。所以我們不能忽視特朗普逼走鮑威爾風險。
除此以外,中美關係達新冰點,戰火一發難以收拾,切勿以為三言兩語可平息矛盾。近日白宮看似為中美惡劣關係降溫,但只是「口爽」而沒實際動作,是廢話。我國商務部重申一貫立場,指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云云。筆者相信中國重啟與美方談判的前提,是起碼是美方重回4月2日前的關稅水平,才算是公平談判的起點,以及美國暫緩執行對等關稅才可開始談判。但相信以和為貴很難,當權者一般不會容易轉軚,以免減低管治威信。
當然經濟和股票絕對可分開,但當中波動性未必人人接受,何不看清局勢才重錘出擊。除非是長線投資者,買貴一兩千點不影響心情和信心,有紀律慢慢收集,這樣才可於波濤洶湧大海長久作戰。否則,保持耐性是更好做法。當然,在DeepSeek橫空出世,特朗普一個打十個勇挑世界下,港股的fundamental已有根本性改變,不少外國資金已經蠢蠢欲動,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只是以小投資者而言,風險管理永遠是我們資本增值的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