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向來是中立國,也有金融保密的傳統,可是,近年來,它協助美國防止洗黑錢行動,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瑞士銀行界更加入了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涉及約7,500名俄羅斯富豪及461億瑞士法郎資產。
必須注意的是,現時的瑞士仍然聲稱自己是中立國,其人民也有91%支持國家維持中立,不過這裡指的「中立」,意思只是「軍事中立」,至於政治、經濟、金融等等領域,則可不中立,真正是龍門任搬,想點講就點講都很得。
很多人認為,瑞士政府近來的做法,將會嚇怕了東方社會的很多富豪,從而傷害到其金融業,我這樣想:影響肯定有,問題在於影響究竟有多大而已。
問題在於:難道瑞士政府不知道其傷害力嗎?就算政府不知,銀行界盡多有識之士,也不可能不明白這道理呀,更不可能不同執政者作出反映。
又莫非,瑞士政府的意識形態掛帥到了這個地步,認為支持西方社會的民主陣營比白花花的金錢更加重要?這可不像是瑞士一直以來的風格呀!
要講這件事,得回到一百年前、甚至是一千年前的金融界。那時候,沒有甚麼可靠的身份識別文件,金融就是人與人的交往:你相信你的銀行家的信譽,在拿破崙戰爭時給關在牢裡,折磨至近死,也不肯把存戶資料透露出來,這就是優秀的銀行家,人們都願意把錢交託在你的手裡。
可是,當時交通資訊不發達,假如這個人死了,沒有了簽押,他的子女怎可把錢提取出來?不要緊,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能夠講出先前議定的密碼,就可以提款了。
可是,今時今日的銀行業,已全部制度化了。你把資金存在瑞士銀行,會甘心只收利息嗎?你會把錢轉來轉去,也會用來投資,而和你交往的銀行,也已非像以前般,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銀行,你可在全世界拿錢,不用去到蘇黎世的總行。
在這情況下,任何銀行必須使用美元、使用美國SWIFT系統,因而免不了受到美國的控制,而從古以來,瑞士銀行業的優良傳統,也已不可保存下去。今日的瑞士銀行,和高盛、滙豐控股(005)差不多,只是一間普通大型私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