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前,中國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3會主席先後召開記者會,有人對會議內容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統計:在3場記者會中,「監管」一詞,劉士余(中國證監會主席)提到22次、郭樹清(銀監會主席)提到29次、項俊波(保監會主席)提到25次;「風險」一詞,郭32次、項46次,而劉只有3次;「穩」字,郭10次,項11次,劉主席高達26次。
就資料而言,加強監管應該是今年高層對金融的統一部署,各家提到的次數相差不大。但在風險和穩定方面,3會各自的工作重點明顯有所側重。
去槓桿的重任和「妖精害人精」使得銀監會和保監會對「防風險」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證監會,尤其是保監會。而經歷了3次股災,市場風險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釋放之後,劉主席的目光顯然是集中到了「穩」字上,提「穩」的頻率數倍於其他兩位主席。
所以,如果不考慮其他任何因素,僅從這一串資料來看,劉士余的潛台詞是今年A股風險不大,維穩是第一位的。不給十九大添亂,或許是劉主席今年的首要任務。
這周兩會結束,同時美國聯儲局即將加息,市場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而從A股近期的走勢來看,上證綜合指數已經連續兩周收陰,這說明實際上市場對「春季躁動」結束的擔憂兩周前就出現了。近期和一些賣方朋友交流下來,市場的分歧也確實很大,有堅決看好後市的,也有堅決建議減倉的。
我之前說過:2、3這兩個月可能是今年上半年難得的做多視窗,言下之意,我當時對4月以後的行情並不看好。
但是,現在我可能會對我自己的這個判斷適當做些修正,指數向上固然沒有空間,但在劉主席如此重視「穩」的大環境下,除非國家隊棄守,否則,向下恐怕同樣也沒甚麼空間。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