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大跌,上證綜合指數輕鬆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上周五探底2,837點,創下近兩年的新低。個別股份方面,除了極少部分被機構抱團的消費、周期類股,絕大部分股票都走勢慘淡,盤中更是閃崩不斷,每天都有數十家甚至數百家股票,因為資金鏈斷裂而被瞬間打到跌停。
A股暴跌的原因,其實我之前幾周中都已經談到過,主要是去槓桿和貿易戰。去槓桿是內因,也是主要原因,先不說其他的,就拿A股中的信託產品來說,據統計,目前非地產類產品信託總量估計在兩萬億元人民幣左右,今年6月和12月是年內兩波信託產品到期的高峰期。由於之前大部分信託的槓桿率都在1:2甚至1:3,而現行規定不得超過1:1,到期後市場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上面說的「閃崩」,大多數都是因為其中的信託產品到期、強行平倉而引發。中美貿易戰則是外因,主要影響市場情緒,尤其是此次貿易戰美方態度強硬,進程猶如過山車,在弱勢格局下,極易對市場情緒造成巨大的衝擊。
跌多了,自然就有人問:是底不?可以抄底不?答案其實只有一個:看政策。
首先談貿易戰,周末傳出美方擬邀請王岐山訪美,這或許是短期緩解貿易戰的最後機會,如果談判能真正取得進展,那相信也一定會對短期市場情緒帶來巨大的提升,從而引發市場的短期反彈。與貿易戰比,去槓桿無疑是影響市場中期走勢的關鍵因素。上周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開始,監管層和媒體都開始放一些暖風,試圖來緩解市場的悲觀預期。但是,就我個人的觀察,目前尚未發現上面對去槓桿的態度和執行力度有明顯的改變。而如果這一態度和力度不變,那麼,A股的中期弱勢很難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