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2-18 06:00:00

陳肇始打救張志明

分享:

第四集大結局:政府禁售電子煙,電子煙民張志明焗住食返傳統煙。

有報道指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不同意電子煙民會轉吸傳統煙。陳局長在電台節目中表示,電子煙禁售不禁食政策原意及目標是希望保護巿民健康,而不是懲罰煙民。最後她在社交網站專頁重申:「我們會繼續堅定保障市民健康,保護下一代!」

政府建議修例禁售電子煙及加熱煙。      (資料圖片)

政府建議修例禁售電子煙及加熱煙。 (資料圖片)


政策研究,尤其考慮推行新政時,不能只談原意及目標而忽視效果。禁售電子煙而繼續容許買賣傳統煙,實際效果並非保護巿民健康,實際效果是懲罰煙民,懲罰煙民健康。原因簡單,因電子煙等另類吸煙品,與傳統煙是經濟學上的「替代品」。禁售電子煙提升電子煙消費成本,後果是增加作為替代品的需求。不是電影橋段,最明顯經濟數據來自日本,當另類吸煙產品幾年前打入日本,傳統煙銷售數字明顯大跌。行家可能質疑,aggregate time series evidence靠唔靠得住?另類吸煙產品打入市場可能有其他原因導致傳統煙銷售下跌。我的專業意見是,這至少比陳肇始靠得住,我親眼見過陳局長迴避問題及選擇性引用研究,得出偏頗政策結論。我亦親耳聽過她拿不出證據自圓其說時,會用「以後會跟進政策效果」為藉口,之後當然「過咗海就神仙」,繼續跟進的只是她幻想世界裏的「政策原意及目標」。


神仙局長及準備支持《2019 年吸煙(公眾衞生) (修訂)條例草案》的議員,我正式公開呼籲你們讀讀數周前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的一篇研究《A Randomized Trial of E-Cigarettes versus Nicotine-Replacement Therapy》,研究結論:
E-cigarettes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smoking cessation than nicotine-replacement therapy, when both products were accompanied by behavioral support.


實證為本,電子煙比尼古丁取代療法更有效戒煙,這是隨機實驗結果。研究由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Programme 和Cancer Research UK Prevention Trials Unit兩機構資助,隨機向886位戒煙人士提供電子煙或尼古丁取代療法其中一項,跟進一年吸煙行為。結果顯示電子煙比尼古丁取代療法效果高近倍,即使未能完全戒掉,電子煙亦比尼古丁取代療更有效減少煙民吸傳統煙次數。

adblk6


禁售電子煙,陳肇始打救張志明;轉吸傳統煙,打救咗佢整個生命。局長,你憑甚麼不同意電子煙民日後會轉吸傳統煙?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資訊經濟計劃附屬學者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