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4-28 07:30:00
日報

【健康快訊】院舍爆疫長者中招 接種疫苗自救減重症風險

分享:
【健康快訊】院舍爆疫長者中招 接種疫苗自救減重症風險

變種病毒Omicron在本港肆虐,世界衞生組織早前已警告,Omicron有很高風險令全球感染率大增,亦建議高危群組如長者應接種疫苗作保護。本港確診個案每日暴增,當中不乏多間安老院,波及員工及住宿長者。為控制新冠疫情,政府將在安老院實施「疫苗通行證」,除持有醫學豁免證明書的人士外,所有新入住院舍的長期住宿住客需已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

 

長期病患新冠病毒夾擊 重症死亡風險增

自第五波疫情爆發,截至328日,已累計785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錄得確診個案。研究顯示與1829歲人士相比,65歲或以上的長者染疫後的死亡率高出95倍或以上,心臟科專科洪裕德醫生表示:「政府數據顯示,第五波疫情的首6,748宗死亡個案中,88%死亡個案未有接種兩劑或以上新冠疫苗,當中80歲或以上未有接種疫苗的患者,他們的病死率最高,約16.11%,其次是7079歲的患者,約5.98%。」

雖然長者屬高風險群組,但根據政府329日的數據,現時本地70歲或以上長者,約71%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而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僅為59%。而港大於三月中旬所發表的香港第五波疫情發展模擬模型,估計居住於安老院舍的長者發病至死亡平均相距時間只有8天,而感染死亡率亦較高。不少長者患有長期疾病,如加上新冠病毒雙重夾擊,後果不堪設想。有數據指出,慢性非傳染病患者染疫後,較易惡化成重症,甚至可致命,洪醫生指出:「以患有糖尿病的新冠患者為例,他們出現嚴重病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而住院死亡的相應風險則高約3倍。」

 

高保護力疫苗助抗疫 多處地點可供接種

現時本港可供接種的兩類疫苗為mRNA及滅活疫苗,外國數據指兩種疫苗均可減低染疫後的重症比例。當中mRNA疫苗的保護率為95%,其所產生的抗體水平亦較高,而亦有本港大學研究發現滅活疫苗的免疫細胞反應良好,而研究發現,兩類疫苗均有助增加抗體,惟針對變種病毒如DeltaOmicron,注射兩針mRNA疫苗1個月後,可對付變種病毒DeltaOmicron的抗體水平分別為94.1%58.8%。而接種兩針滅活疫苗的人士在接種後3個月,對抵抗現時流行的變種病毒的保護率可能較低。接種疫苗仍有一定的保護力,故建議大家可按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疫苗。

不少長者或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較差,因擔心副作用而對疫苗卻步。研究指出兩類疫苗都相對安全,部分人雖在接種後出現發燒及肌肉痛等症狀,但一般而言,長者接種後的反應較溫和。如真的對接種疫苗感到擔憂,可先諮詢醫生,同時進行身體檢查,視乎身體情況再選擇適合的疫苗。如身體狀況許可,接種疫苗是絕對建議的。而且,據港大在2月下旬展示模擬模型報告,預測如接種3劑滅活疫苗,接種後半年針對Omicron感染的疫苗有效率約為8%,而如已接種兩劑滅活疫苗,並混搭接種mRNA疫苗作加強劑,此混搭組合比接種3劑滅活疫苗高21%

現時各區有多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60歲或以上的合資格人士可領取「即日籌」,毋須預約,就可在領籌當天的指定時段接種疫苗,而13間公立醫院亦設有新冠疫苗接種站。此外,政府推出多個流動接種站,現場有醫生可為準備接種的市民提供諮詢服務。而政府亦提供院舍外展接種疫苗服務,安排外展疫苗接種團隊和到診註冊醫生到訪安老院舍,並可為同意和適合接種的院友接種mRNA疫苗,讓接種疫苗變得更便利。

 

資料由洪裕德醫生提供,復星醫藥支持

VAC-Apr22-004

心臟科專科洪裕德醫生

心臟科專科洪裕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