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病,但不少人士對此症仍存在錯誤理解,以為可單靠鼓勵患者「睇開啲」來調整心態,便可遠離此症。事實上,抑鬱症是因大腦神經傳遞物質失衡而引起的疾病,需透過適當的治療,方能有效改善病情。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現時新一代藥物副作用較少,有助提升患者的藥物依從性,更有效改善病情。
病徵不一 增治療難度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煒指出,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會持續低落,對平時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及感到疲倦,病徵持續超過2星期,並且影響日常生活。在生理方面,患者會胃口變差、失眠,因而封閉自己、減少外出。在認知能力方面,患者的記性及集中能力會變差,思想較負面。病情嚴重時,他們更可能出現幻聽,及萌生自殺念頭。
抑鬱症隨著患者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達形式,例如兒童患者較常會出現集中力下降的問題,影響學習;長者則較常會有身體症狀(Somatic symptoms)及記憶力下降的問題,出現「假性認知障礙症」(Pseudodementia);此外,有三分之一的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焦慮的混合病徵,很多時患者會延誤求醫,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有抑鬱症研究指出,若不妥善控制病情,不但會增加復發的頻率,更會導致腦部長期出現炎症,令腦細胞受損,增加年長時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林醫生說。因此,及早由醫生介入並展開治療,對增加痊癒的機會非常關鍵。
新型藥物 針對調節血清素多巴胺系統
林醫生表示,若抑鬱症個案已服用多於兩種抗抑鬱藥物、每種藥物服用多於6星期,但治療效果仍欠理想,便可以歸類為「頑治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約有3成的抑鬱症患者屬於頑治抑鬱症。此外,亦有患者因受藥物的副作用影響,而不按照醫囑服藥,最終耽誤治療。」為改善患者藥物依從性低的問題,醫生在處方藥物時,亦會多聆聽患者意見,並與他們商討治療方案,包括調節服藥的次數及時間,以及密切監察患者的病情,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及副作用,適時調整治療用藥,以確保治療效果。
事實上,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推陳出新,針對不同的致病機制而發展出相應的藥物。例如新一代口服的抗精神病藥物可調節血清素及多巴胺系統,醫生會視乎患者的情況而在原有的抗抑鬱藥物上調較,冀加強療效,以減輕患者抑鬱及焦慮的症狀,改善睡眠質素︰「比起傳統藥物,新一代藥物更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有助減少用藥後出現疲態、易怒的情況;亦較少機會出現傳統藥物副作用如體重增加等問題,有助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林醫生補充。
除藥物治療外,家人的支持對抑鬱症患者的康復之路亦非常重要。家人應增加對抑鬱症的理解,減少對患者施加不必要的壓力,亦應提醒患者準時食藥。患者則可進行靜觀練習,有助保持正念,活出快樂人生。
40歲的陳小姐(化名)已患抑鬱症5年,向來服用傳統抗抑鬱藥物,但病情未有明顯改善,情緒仍持續低落及失眠,她更避免外出,放棄自己熱愛的健身運動,被診斷為患上「頑治抑鬱症」。後期陳小姐的病情變差,醫生與陳小姐商討後加入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加強治療。在用藥後的2、3星期,陳小姐覆診時情緒有明顯改善,更逐漸重拾健身的興趣,亦已重返職場工作。
林煒醫生提醒,抑鬱症的治療有不同方案,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