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工作繁忙、讀書壓力亦大,精神健康值得關注;原來兒童的情緒健康也響起警號。香港小童群益會接獲的兒童情緒問題個案有上升趨勢,最年輕個案僅約2歲半。而兒童的作息時間、睡眠質素、戶外活動及社交都對其智能發展和精神健康十分重要。
兒童精神健康相關個案急升
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陽光校園」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於2018-19學年參與政府為期三年半的「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為46間幼稚園提供駐校社工服務,早前更統計了計劃的一些數據。香港小童群益會高級服務顧問林綺梅指,「2020-21學年的兒童服務個案有1,123宗,較早一學年上升28.9%;與精神健康有關的個案也上升接近一倍,達452宗,佔所有個案四成。」
兒童精神健康表徵
不要為兒童大吵大鬧、發脾氣才是情緒出現問題,林綺梅指個案中常見的表徵包括:
- 參與課堂活動的動機低
- 沉默不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 經常處於哭泣狀態
- 安全感低
- 渴望別人關注
充足睡眠有助情緒管理
香港小童群益會早期兒童發展督導委員會主席、兒科專科醫生葉柏強表示,3至6歲是小兒童腦部發展的關鍵時間,充足睡眠有助學童整理學習能力及情緒管理,反之或致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易出現焦慮或其它學習障礙。家長應助子女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包括:
- 定時作息,確保有充足睡眠
- 減少使用電子產品
- 多參與親子活動,除培養親子關係,也可及早發現子女的情緒問題。
學會表達感受
就讀K3的Adam面對弟弟出生和疫情間學習上的轉變,內心出現了各種情緒,但他只懂得以沉默哭泣作回應,令媽媽束手無策。參加陽光校園幼稚園駐校社工計劃的「執行能力小組」後,Adam和媽媽都可將學到的技巧用於生活中。Adam學會表達內心感受,也會主動與同學溝通、理解對方,集中力和解難能力提升。媽媽也發現兩兄弟關係比以前親密,家庭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