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病是全球第二常見的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香港約有12,000名患者。而「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是柏金遜病的一個臨床前期症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便完成了全球首個「RBD家庭研究」,發現柏金遜病有家族遺傳傾向,並且找出生物學標記,有助柏金遜病高危一族及早作出預防措施,延緩疾病發展。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少萍醫生表示,RBD俗稱發夢期夢遊,患者會發情境逼真的惡夢,並作出與夢境一致的語言和動a作,例如大叫、罵人、有打架動作,甚至有打到枕邊人或跌落床導致受傷的情況。雖RBD不能根治,但通過藥物治療,六至八成患者的夢境動作可得到良好改善。
夢遊15年變柏金遜
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教授指出,早前已有研究證實,有逾九成的RBD患者會在5至15年後出現柏金遜病或其他腦退化症狀,因此成為其中一個指標,作早期診斷或治療柏金遜病,延緩腦退化。
RBD直系親屬為高危族
是次RBD家庭研究,共招募了102位RBD患者、89位健康人士,以及791他們的直系親屬,發現RBD患者直系親屬的柏金遜病發病率為3.1%,是健康人士直系親屬的5.9倍;認知障礙達7.2倍,確診RBD亦有5.6倍,證實柏金遜病及RBD有明顯家族聚集性。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張繼輝博士認為,「家庭研究有助從高危群組中了解發病前的狀況,繼而找出遺傳和環境的高危因素,以及生物學標記。」
便秘屬臨床前期症狀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教授續指,「研究找出,零星的RBD症狀、輕微的運動遲緩及便秘,是柏金遜病的臨床前期症狀,RBD患者直系親屬於以上生物學標記,比健康人士直系親屬,有數以倍計的出現率。了解到由便秘出現至演變成柏金遜病,時間可長達20年,有助開發針對性的預防策略,提前介入處理柏金遜病。」由於柏金遜病暫時病因未明,故早期介入會從運動、改善情緒和睡眠、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開始,並會向開發疫苗等方向作研究。「未來會進一步擴大研究規模,以明確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哪一個較重要;並長期跟進直系親屬將來患腦退化疾病的風險,以助預防及治療腦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