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症的陰霾未退,為防病大家都減少外出,很多人也會埋首煲劇,除了娛樂之外,有時也可以長知識。小編最近便看了一套紀錄片,才了解到母愛和父愛的強弱,可能不是基於天性,而是因為腦部結構的改變所致;另外父愛不一定比母愛弱,只要他們與孩子多接觸,便可激發澎湃的父愛。
根據紀錄片中的一個實險,新手父母腦內的催產素(Oxytocin)濃度是一樣高,反映父愛和母愛一樣,都是天生的。而催產素的增加又會改善腦內的另一結構「杏仁體」,令父母無時無刻也以孩子為念。不過,父親的杏仁體的大小普遍只及母親的四分一,以致母愛看似比父愛強,但若父親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杏仁體的變化則變成與母親差不多,反映爸爸可以透過與孩子的互動來增進父愛。
更有趣的是,杏仁體一旦增大後便不會縮小,所以就算孩子長大了,在父母認知中仍是「小寶貝」,擔心不會少,嘮叨亦只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