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併發症可遍布全身,醫學界經常呼籲患者及早控制病情,但老人科專科醫生郭純禮表示,仍有不少患者,尤其是年長患者,仍然「危機意識」不足,或因藥物帶來的不適、不便,誤以為「唔食好過食」而自行停藥,分分鐘令病情惡化,有可能危及性命!

郭純禮表示,傳統降糖藥常見的副作用低血糖,可令長者因暈眩而跌倒,導致骨折,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若有此情況,宜與醫生商討調整藥物。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分兩大類,「其一是微血管併發症,如影響視力、腎病及神經線病變。其二為大血管併發症,常見的有冠心病及中風等。」郭純禮續指,由於併發症出現之前,通常沒有病徵,故不少人低估糖尿病的嚴重性,「加上傳統降糖藥的副作用,常見的作嘔、低血糖以致頭暈、手震甚至跌倒,部分長者或因此而自行停藥。」
停藥頭暈跌倒
郭純禮表示,早前一位70歲婆婆因頭暈跌倒而入院,「其實這不是婆婆第一次入院,她數年前曾因中風入院,繼而發現患有糖尿病。當時,醫生為她處方傳統降糖藥,但婆婆服後感到作嘔作悶,自覺比不服藥的情況更差,加上不清楚糖尿病的嚴重性,故自行停藥,亦未再覆診;至最近入院再檢查時,發現其糖化血紅素已高達10%(應控制在7%以下減低併發症風險)。」
處方新型降糖藥
面對婆婆這類個案,郭純禮有以下處理方案。「了解婆婆的情況後,改為處方新型降糖藥——DPP4抑制劑及SGLT2抑制劑,新型降糖藥副作用較少,亦只需每天服用一次,有助病人依時服藥。數個月後,婆婆的糖化血紅素已回落至理想水平,服藥後亦沒有不適,對此她亦感到非常滿意。」SGLT2抑制劑及DPP4抑制劑為較新型降糖藥,需由醫生處方,例如恩格列淨及利拉利汀。
配合健康生活控糖尿
近年降糖藥的選擇愈來愈多,效果亦理想,郭純禮以SGLT2抑制劑為例,「它不但能控制血糖、較少引致低血糖症風險,亦可協助降低血壓及管理體重;對於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本身已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會較傳統降糖藥物優勝。」但要留意SGLT2抑制劑要靠腎臟排出多餘糖分,因此腎功能欠佳的患者未必合用。此外,因為尿液含有糖分,有機會增加尿道炎和生殖器真菌感染的風險,患者須保持個人衛生以預防感染。同時,郭純禮建議長者配合飲食及適量運動以協助控制糖尿,改善身體機能和生活質素。

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可助控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