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可能遇過不少被靜電電到的情況,特別是在冬天,但靜電除了和天氣有關,竟然也與身體情況有關!有營養師指出,常常被靜電電到,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甚至可能已經罹患糖尿病!她列出6大可能成因,並教大家用4大方法解決這個困擾。
靜電多可能患糖尿病?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出現靜電的感覺,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潛在警告,而靜電產生的6大原因會導致體內累積多餘的正電荷,從而引發靜電困擾:
1. 缺氧:
- 長期承受壓力及交感神經亢奮會導致肌肉繃緊,進而增加耗氧量,更可能提高慢性疾病的風險。
2. 缺水:
- 水分攝取不足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可能引發便秘、尿結石及皮膚乾燥等問題。
3. 乾燥環境:
- 冬季氣候寒冷、空氣乾燥,皮膚更易出現乾燥,導致靜電的頻繁產生。
4. 急性腸胃炎:
- 上吐下瀉的情況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脫水,進而引發靜電問題。
5. 大面積燒燙傷:
- 皮膚缺乏保護層,易感染並可能導致脫水,增加靜電的產生。
6. 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弱,容易受到細菌感染,也可能與靜電有關。
如何減少靜電困擾?
靜電的出現不限於天氣。高敏敏表示,透過以下4個建議,就可以有效減少靜電困擾:
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
- 根據體重(kg)計算,每日建議飲用體重乘以30毫升的水,並且小量多次進行攝取。
增加補水食物的攝取
- 水梨、西瓜、冬瓜、絲瓜和黃瓜等食物都是良好的選擇,有助於補充水分。
適當使用保濕乳液
- 這能有效保護肌膚屏障,減少水分流失。
減少利尿食物的攝取
- 避免過多攝取濃茶、咖啡、香蕉和菠菜等食物,以免加重脫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