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6-12-14 06:00:00

團結香港基金︰應對老齡化社會 倡推慢性病醫療券及資助

分享:
團結香港基金昨舉行老齡化社會研究報告論壇。(陳奕釗攝)

團結香港基金昨舉行老齡化社會研究報告論壇。(陳奕釗攝)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老齡社會研究報告,推算至2064年,本港年齡中位數將達到51歲,預計屆時勞動參與率將由2014年近六成跌至近四成八,醫療及長期護理開支亦會增加,建議當局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和資助長期病患者,認為及早預防慢性病,長遠可以減低醫療開支和釋放長者勞動力。


報告推算至2064年,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將達到51歲,每1,000名勞動人口需要養567名長者,統計處資料顯示,年過45歲人士患至少一種以上慢性疾病的風險較年輕人高一倍,45歲至64歲人士患上至少一種慢性病的風險,比年輕人高出6倍,65歲以上者患病風險是年輕人的18倍。
 

adblk6

資助千元做體檢
報告建議政府在現行的長者醫療券外,再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為45歲以上人士提供最高1,000元資助,做身體檢查,預計全港逾300萬人可以受惠。另外,建議設額外的補助金額,資助經檢查後發現有慢性病的人,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按醫管局數據,補貼金額定於每年約3,040元,以鼓勵他們使用基層私營醫療服務。


基金指,計劃或對基層醫療服務造成壓力,建議分階段推行計劃,由低收入家庭先推行,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的成員較其收入的家庭成員患多種疾病機會高4倍。若研究證實成功,可推廣至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


報告又建議,衛生署、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應結成地區合作伙伴,成立「健康促進網絡」,重新檢視基層醫療及復康服務,並建構一個「盛齡城市」,建議設立平台鼓勵長者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等傳承年輕一代,重新定義退休年齡,鼓勵長者再就業、終身學習或做義工,釋放長者潛能,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整項計劃年增8億開支
負責研究的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指,預計整項計劃每年額外開支超過8億元。他指,計劃並非如坊間照超聲波等作全面體檢,而是重點檢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又說七成慢性病由生活習慣引致,是可以預防的,故這些支出應視為投資,以提升市民對個人健康認識及重視,預防病情惡化,減少日後醫療開支和釋放長者勞動力。他強調報告為初步建議,稍後提交政府仍需時作相關研究。

adblk7
(楊永強)

(楊永強)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