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推行5個月,醫管局共接收10宗轉運個案。(資料圖片/林俊源攝)
本港政府聯同廣東省、深圳市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去年11月30日正式推出為期1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醫管局截至本月初共接收10宗跨境救護車轉運個案,全數病人情況均相對穩定,但無法自行返港,亦不適合經現有管制站轉乘香港救護車返港。
3宗個案澳門轉介
醫務衞生局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書面提問稱,該10宗轉運個案有7宗由港大深圳醫院轉介,另外3宗則由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轉介,另外有一宗港大深圳醫院轉介的個案,經兩地的醫療團隊共同評估後,認為病人未符合轉運條件而沒有啟動安排。
隨跨境救護車入境的內地或澳門醫生,均需要取得本港有限度註冊並只可在車上工作。醫衞局稱,目前有14名由內地地方人民政府衞生行政部門、澳門衞生局註冊的公私營醫院或醫療機構聘用的醫生,在本港取得有限度註冊,以在運送途中照顧病人醫療需要。
三地政府部門會適時檢視安排的成效及運作經驗,以考慮是否及如何擴展計劃,例如增加試點醫院或將計劃擴展至雙向安排。當局強調,直通救護車安排並非救護車召喚服務,而是由相關醫護專業團隊按個別病人病況所作的跨境轉院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