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根據菜單餐票分配飯菜。
廚餘是本港最大量的都市固體廢物,環境局最新發表2016年廢物統計報告,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廚餘高達3,600噸。為配合減廢的大趨勢,瑪嘉烈醫院2015年起推出減少病房廚餘計劃,希望藉此減少「未食用餐」數量。該院支援服務部高級院務經理郭詠儀(圓圖)表示,計劃已推出約3年,平均每年減少約7萬個飯餐。

親屬到醫院探病會帶同食物,病人「食唔落」、又或「無胃口、唔想食」,隨時浪費醫院膳食,郭詠儀指,為配合減少「未食用餐」的數量,員工於訂餐截止時間前會先查詢病人用餐需要,家屬自備膳食亦需通知病房職員,職員會將病人最新的用餐需要輸入電腦訂餐系統,廚房因應訂餐系統確定餐數及種類。
該項減廚餘計劃更於2016年12月起,提供額外病房送餐服務,額外聘請一人於午餐及晚餐時段做專門送餐員。郭詠儀指,平日醫護人員工作忙碌,若病人就膳食加加減減,職員又要落單、又要送餐,未必能及時處理,希望藉設立送餐專員可鼓勵病房職員及病人,主動取消不需要的膳食安排,病房職員只需填寫訂餐表格傳真到膳食部,送餐員便會送到病房,可以減輕同事工作量。
郭詠儀又指,「未食用餐」數量的措施推出後,每半年會檢討一次,結果有關數量佔全院整體的,由2016年2月的13.62%減少至2017年7至8月的6.69%,當中以婦產科下調幅度最為顯著,由15.62%減少至5.48%,全年總計減約逾7萬個飯餐。
瑪嘉烈醫院一級廚務主管陳慧雯表示,一般醫院的廚房截單為「派飯」時間前一小時,該院的截單時間則縮至半小時前,若病人過了截單時間,亦可打電話臨時通知廚房轉菜單,避免因不合胃口造成浪費。陳又指為滿足病人口味,會定期更換餐單,「有病人反映早餐食饅頭好淡味,所以轉咗菜肉包及叉燒包」,希望令病人有更足夠營養,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