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榮(中)在紅十字會協助下,希望能尋回兩親妹。

沒有妹妹的相片,只有(左起)父親、祖母和祖父舊照。
今日是冬至,正所謂「冬大過年」,更想一家團圓;今年58歲的盧成美(暱稱阿榮),近半世紀前與母親和妹妹失去聯絡,成年後更著力尋訪,幾經轉折終尋回母親,惟兩名妹妹至今芳蹤杳然,因3人「失散」時仍是幼童,阿榮對妹妹已面目模糊,只記得大妹叫冬梅,二妹叫淑儀或淑貞。
文︰胡菀彤、圖︰林俊源
雖然阿榮現已成家立室、並育有4名兒子,但對妹妹的思念不減;阿榮稱,他是家中長子,較兩名妹妹大3及5歲,幼時一家同居元朗蔡屋村,當時父母為口奔馳,加上傳統中國人思想父親需具威嚴,鮮與子女溝通,這種情況下,三兄妹關係更親密,生活形影不離。除一起玩耍外,照顧兩名幼妹日常起居,亦落在阿榮身上,他稱,煮飯、洗澡,「嗰時無自來水,玩樂就是同妹妹到附近的井,打水回家」。
後悔無與兩妹妹同離開
阿榮憶述,他年約9歲那年與母親和妹妹失聯。當年父母間意見不合,其後兄妹三人於是先回到牛頭角下邨7座外婆和舅父家居住;有一日,3兄妹一起到牛頭角上村竹棚戲院看電影,期間兩名舅父亦同場,未知原因下,發現舅父阻止妹妹入場,因不忿舅父欺負妹妹,「當時同舅父推撞咗幾下」。他續稱,當時因寄人籬下,加上害怕遭母親責打,就獨自逃回父親元朗的家居住,估計其母當時亦是氣上心頭,自始無與他聯絡。近50年過去,他稱,最後悔當時無與兩名妹妹一同離開。
後悔,亦有嘗試彌補「過失」,阿榮多年來都有斷斷續續向親友,打聽母親及妹妹的消息。他稱,16歲起跟從親友做裝修工作,因工作地方多在市區,故重回外婆家暫住,當時外婆已表示,不知其母及妹的去向。至7年前、阿榮已51歲,在街上遇見阿姨,始知母親多年前帶同兩妹改嫁,其後妹妹卻因與繼父關係不好,兩姊妹在十幾歲時離家出走,下落未明。兩年後,阿榮終於在阿姨協助下,與母親相見。阿榮稱,雖與母親重逢,但感到母親仍在生氣,「佢嬲我當時不跟佢」。
僅知名字年齡
阿榮稱,現在只想一家人重聚,早前透過香港紅十字會尋人服務,希望尋回兩妹,但坦言與妹妹分開時他只有9歲,至今已過了數十年,很多事已很模糊,只記得大妹叫盧冬梅,二妹叫盧淑儀或淑貞,現時分別約55歲及約53歲,他也不寄望甚麼,「只係想知兩個妹依家過得好不好」。香港紅十字會自70年代至今年10月尾收到約31,000宗尋人求助個案,服務電話:2507 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