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3-09-04 13:22:25

味美道來|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兩母子撐起百年傳統手藝坦言:最緊要用心做

分享: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兩母子撐起百年傳統手藝坦言:「最緊要用心做。」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兩母子撐起百年傳統手藝坦言:「最緊要用心做。」

走在香港街頭,不難看到一兩間雲呑麵店,店裡的客人有頭髮花白的、也有烏黑的,恍惚愛吃麵的基因早已刻在香港男女老幼的血液中。正宗來説,「雲呑麵」中的麵是源自廣州的「竹昇麵」。在事事講求快的香港社會中,「竹昇麵」的成本效益似乎已不合時宜。可是還有一間老店仍在堅持手造「竹昇麵」,只因他們認為這份手製的温度,是做飲食對客人的心意。

坤記第二代接班人,Marco要負責舖頭的麵量供應。(am730攝)

坤記第二代接班人,Marco要負責舖頭的麵量供應。(am730攝)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竹昇麵:有錢人先食得起

本以為壓竹昇麵的師傅也有五六十歲了,誰知接手訪問的竟是一名頭髮烏黑的年輕人。他不緊不慢地表示要先整理一下儀表才「上鏡」,後來更一邊喝起可樂一邊說著竹昇麵的歷史:「以前竹昇麵係有錢人家先食得起嘅美食。」只因從前的竹昇麵師傅會用竹昇帶著麵粉、鴨蛋等材料,上門為客人「䟴麵」。由於是全蛋麵的關係,麵團開始時總是鬆鬆散散,故要借助竹昇的力把麵團壓到如紙般厚薄一致,更十分考驗師傅的「腳感」!

Ad Block
Marco堅信用心的手造工藝會令客人感受到誠意。(am730攝)

Marco堅信用心的手造工藝會令客人感受到誠意。(am730攝)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延續三代的自豪

坤記竹昇麵只開業十年,但他們竹昇麵的配方其實已有過百年歷史。「其實竹昇麵係我太爺當年喺澳門街頭開始做起先嘅。」他自豪地表示,坤記竹昇麵最與眾不同的便是「沒有鹼水味」。只因鹼水的品質和使用分量是影響麵條爽度的關鍵,而坤記的岀品不但麵質爽彈,更吃不岀有鹼水味。這份祖傳的配方隨著客人口味的變化有少許改變,但去鹼的秘技就一直源用至今。

店裡的雲呑、牛腩、豬手、竹昇麵及蝦籽,都是他們炮製的。(am730攝)

店裡的雲呑、牛腩、豬手、竹昇麵及蝦籽,都是他們炮製的。(am730攝)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兩母子齊齊上

訪問期間,只見一位女士一言不發地包雲呑,滿滿的一盆新鮮豬肉饀和原隻鮮蝦,轉眼間已少了一半。細細問下,才知她是Marco的媽媽,她指自己每天一踏入舖頭便「無事停」地做,上到管理品質,下到執枱都一一親力親為,有時更會在店中度過大半天。她指唯一不會做的便是「䟴麵」,笑言:「呢啲粗重嘢交比男士做啦,不過我肯學嘅話都一定做到嘅。」

Ad Block
一水麵20市斤的麵,最快也要三十分鐘才「䟴」好。(am730攝) 坤記竹昇麵現時便由母子倆去經營,更發展岀網店業務。(am730攝) 由於是全蛋麵的關係,麵團開始時總是鬆鬆散散的,故要借助竹昇的力把麵團壓到如紙般厚薄一致。(am730攝)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倦鳥知返:不想父母心血付諸東流

後來與Marco談及開舖最困難的地方時,他坦言是無人入行。「依家啲年輕人,冇人想捱苦,正常都想坐office打下字畫下嘢就一日,所以好難有人肯做。」而問道他也是年輕人,為何十年前會想放棄自己的興趣回來學習製麵時,他說:「咁始終都唔想父母嘅心血付諸東流。」加上他早年從事拍攝工作,也早已看盡了外間的花花世界,表示自己也踏入三十歲,做人要務實一點了。

貓店長老大亦會岀來迎賓。(am730攝)

長沙灣坤記竹昇麵|一字記之曰「心」

從創意產業跳到飲食,日復一日的製麵工序不免會令他感到落差。他直言一開始不習慣,指自己「䟴」不了一會便會頭暈,腿更會受傷。問到他如何堅持下來,他只是說不論是從事製作還是製麵,都是要用心去令人感受到你的誠意。他後來更用模型作例子,說:「你諗下,機造嘅模型有價值啲,定還是手造嘅有價值啲?咁一定係手造㗎。」

Ad Block
坤記更會定期檢討岀品味道,務求要不斷進步。(am730攝)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