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少人來說,早上起床及午飯後飲咖啡,都是醒腦運動,有助提神。但根據南韓首爾大學研究,每日飲兩杯咖啡以上、連續30年的人,腦內負責製造褪黑激素(melatonin)的松果體(pineal gland)比少飲咖啡的人小,且有很多睡眠問題。
研究人員針對162名健康銀髮族進行調查,了解他們飲多少咖啡與睡眠時間,透過MRI掃描大腦來測量松果體的大小。結果指,咖啡控的松果體比不喝咖啡的人小20%,更有睡眠問題,長年飲咖啡或會損害大腦與未來的睡眠質素。
雖然咖啡因被視為一種短期興奮劑,但這篇發表在醫學期刊「睡眠」(Sleep)的研究報告,被外界認為是首批證明咖啡因有可能對大腦產生長期影響的研究之一,「考慮到全球咖啡銷量大,兒童與青少年過去30年的咖啡因使用量迅速增加,我們應該關注飲用咖啡的潛在負面影響。」
然而,睡眠專家Neil Stanley博士認為,研究沒有證明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影響老年人的睡眠品質,「不同的咖啡含有不同濃度的咖啡因,而這項研究並沒考慮到這一點,也沒有考慮到他們多年來可能會從其他途徑攝取到咖啡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