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1-15 18:30:02

2023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最新指引「去階層化」強調4面向重要性

分享:
治療

2023年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去階層化」強調4象限同等重要,須以患者為核心全人式管理。

高血糖、糖尿病是許多疾病的風險因素,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糖尿病、降血糖新藥紛紛問世,糖尿病治療指引也有了多次變革。今(2023)年國際糖尿病指引改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EASD)更將治療指引「去階層化」,強調第二型糖尿病管理有4大面向,同等重要需全方位兼顧。

adblk6

過去指引以「控糖」為中心 開始重視「器官保護」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發現HbA1C每降低1%,可使糖尿病併發症風險減少21%、死亡風險下降21%,也可降低14%心肌梗塞風險、31%小血管併發症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廖國盟表示,過去這項研究確立了糖尿病以「控糖」為中心的治療策略,並確立了HbA1C需控制在7%以下的標準,因此2009ADAEASD提出「降低HbA1C以改善糖尿病併發症發病率、死亡率」的共識。

然而,後續發現過於積極控糖導致的低血糖問題更具風險,也發現患者大多數都是死於心血管疾病,而有部分降血糖藥物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最終結果仍有不良影響。因此2015ADAEASD提出共識,強調「須關注藥物可能副作用(如:低血糖、體重增加等)

廖國盟醫生提到,在2018ADAEASD治療指引又出現第3次典範轉移,這是因為GLP-1SGLT2抑制劑等藥物出現,不只藥物安全性沒問題、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還有保護效果,因此指引提到要優先評估患者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衰竭、慢性腎臟病等,若有應優先將有器官保護實證的藥物納入治療。

adblk7
2023年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

2023年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以「心血管保護益處的降血糖治療」、「血糖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控管」、「體重控制」等4大象限,形成一個圓。

2023最新指引兼顧4面向 強調治療外「這些」也很重要

2018年糖尿病治療從「以控糖為中心」,走向「器官保護」時代,然而卻也忽略了風險因素、血糖、體重等的管理。因此,ADAEASD在今年提出共識「治療應兼顧心血管與慢性腎臟病風險管理、血糖與體重管理」,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也出現了第4次重大變革。

廖國盟醫生說明,2023年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以「心血管保護益處的降血糖治療」、「血糖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控管」、「體重控制」等4大象限,形成一個圓,「去階層化」強調4象限同等重要,須以患者為核心全人式管理,全方位兼顧。

2023年國際最新治療指引,不再以階層的方式要優先評估患者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衰竭、慢性腎臟病等,再決定後續的治療,而是重申體重、風險因素、控糖和器官保護的重要性,4部分都是醫生在治療前須同時評估的標準。

廖國盟醫生認為,治療指引改版將會使在血糖、體重、器官保護與風險因素管理上都具有效益的藥物佔有更重要的角色,像GLP-1藥物目前適應症有體重管理、二型糖尿病治療,也能保護器官,將會是很重要的救命藥物。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blk8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