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2019年反修例示威者從香港到英國尋求「庇護」,不過英國《衛報》周二(26日)報道,英國內政部被指多次「不合理地」拒絕香港示威者的庇護申請,當中理由包括他們仍持有護照,認為在香港並非真正有危險。
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衛報》時未有正面回應事件,但強調該國自新冠疫情以來面臨大量移民湧入,因此內政部宣布削減移民的計劃,遏制濫用制度以減少移民。
羅冠聰推薦信 被指欠日期及聯絡地址
報道指,其中一名庇護申請在近周被拒絕的23歲港男,曾在2019年理大圍城事件中被捕,他及後獲得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簽署的推薦信,但英國內政部卻指推薦信欠缺日期及羅冠聰的聯絡地址。
另一宗申庇被拒個案中,一名女實習教師亦於示威期間被捕,她獲判無罪後,因擔心律政司會上訴,故立即攜帶護照赴英。她表示在離開香港後,律政司隨即就其案件提出上訴,不過英國內政部卻指,既然事主已經能取回護照,「顯示港府已對你不感興趣」,她說「若我當時延後出發,根本不可能離開香港。從英國內政部拒絕申請來看,看來他們對香港局勢還不是很深入了解。」
在第三宗個案,女事主亦在理大被捕,同樣被內政部拒絕庇護申請。在拒絕申請的確認信上,英方錯誤稱其出生日期為今年12月30日,又引述了美國《紐約時報》一篇報道作證據,指若中國當局對她有興趣,「考慮到該國高度複雜的監視方法和情報部門」,她不可能獲發還護照。
鄭家朗:20歲申請者多次尋求自殺
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在今年10月獲英國批出政治庇護申請。《衛報》引述他指,不少赴英的反修例示威者面對很大壓力,有一位向他求助的20歲申請者多次尋求自殺,批評英國正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絕庇護申請,「很明顯,他們傾向於抹黑這些案件,並用最荒謬的理由拒絕」。他指很多申請者等了兩、三年時間才獲安排第二次面談,但最終卻被拒申請,之後又要等待至少一年時間,交由上訴法庭審理其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