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微塑膠(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塑膠碎)危害海洋生態,荷蘭、加拿大及台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走塑」,包括禁止在個人護理用品添加塑膠柔珠,但台灣有民眾發現,市面所售的露得清(Neutrogena)「淨化活力洗臉乳」(上圖)雖標榜不含微塑膠(下圖),但使用時卻發現內含不可溶的疑似柔珠。環保部門接報後化驗有關產品,證實其成份「合成蠟」含微塑膠,敦促有關企業更改配方。

(露得清網站截圖)
台灣在去年起禁止生產、輸入及銷售含微塑膠(塑膠柔珠)的洗髮水、洗面膏、沐浴露、香皂、磨砂膏及牙膏。環保署表示,一般塑膠的分子量超過2萬,但具顆粒摩擦感、由塑膠成份之一「乙烯」聚合而成的合成蠟,分子量少於1,000,故業者應為,合成蠟不應被視為微塑膠,並添加於相關產品。
一併禁用合成蠟
環保署承認,過去無明確定義合成蠟是否屬於微塑膠,但與專家商討後,認為其他禁用微塑膠的國家亦禁用合成蠟,且合成蠟最後亦是流入海洋,難以分解,影響海洋生態,故決定將合成蠟納入禁用範圍。環保署又指,目前不會就合成蠟處罰相關生產商及進口商,相關產品亦毋須下架,但未來若再有業者生產或進口含合成蠟產品,將對其罰款最高30萬元(新台幣,下同)(約7.6萬港元),銷售有關產品亦將被罰款最高6,000元(約1,528港元)。露得清母公司強生(Johnson & Johnson)僅強調,有按環保署公告時程和規範去販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