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瘡(青春痘)雖是青春期男女常見的疾病,但其實成人受暗瘡困擾的情況亦不罕見。
暗瘡的中醫病名為粉刺,相當於西醫的痤瘡。成人暗瘡多生在下半面部,多圍繞著唇周、下巴、腮骨等, 而女士患者則經期前後可見暗瘡反覆發作。
西醫認為暗瘡成因為內分泌失調,令皮脂分泌過多,排泄不暢,造成毛孔阻塞而引起。中醫認為暗瘡的成因有數項,如肺經風熱或脾虛痰濕等等,而香港較常見的原因為肝鬱化火型。由於港人工作壓力大,情緒波動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中醫稱之為肝鬱;肝鬱可令氣行不暢,從而化火上炎而引起暗瘡。此類型的患者多見於30至40歲人士,以女性為主,暗瘡多發於兩腮部及面的下半部,病情易受心情影響而轉差,患者平時亦可出現睡眠差、急躁易怒、雙眼乾澀等問題,女士更可伴有月經不調、經量漸少、或經前暗瘡加重等。
患者切忌自行擠弄暗瘡,因易誘發細菌感染,甚可令其擴散,或傷口難以愈合。患者可透過內服中藥,或配合針刺治療,加上戒口及情志調養,一般都可以把病情控制,減少反覆發作的情況。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曾鳳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