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和熱敷都是常見的物理治療方法,要正確選擇冰敷和熱敷,需要先了解它們的治療原理。總體來說,冰敷可降低組織代謝,適用於急性損傷;熱敷促進組織代謝,適用於慢性損傷或發炎。那麼,對於生活中遇到的具體情況,熱敷和冰敷該如何選擇?
冰敷是我們最常使用的物理治療方法,適用範圍包括急性扭傷、過度運動、撞傷瘀青等。
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減少炎性因子釋放,減緩神經傳導速度,所以能止血消腫、減輕疼痛,有利於受損組織盡早修復。尤其是在劇烈運動或持續運動後,關節周邊的韌帶因為受力頻繁而疲憊,常常會出現腫脹,不過這並不是關節炎之類的發炎引起的,而是長期運動時,大量水分滲透到韌帶的基質所造成。腫脹的韌帶會變得不如平常堅韌,關節會出現明顯的壓痛,觸摸檢查時,也會感覺韌帶附著處有腫脹、鈍厚的變化。
所以運動後有任何痛楚,需立刻冰敷骨關節,讓韌帶水腫快速消退下去。同時,冰敷也是關節扭傷重要的治療手段,可以盡早將韌帶損傷和腫脹的程度降到最低。
冰敷有一些重要注意事項:每次20至30分鐘,間隔兩小時,在受傷或術後兩天內進行。冰敷後如皮膚表面出現發青發黑,應馬上停止。
而熱敷是直接透過升溫來擴張微血管的方法,類似的還有紅外線燈照射、手掌摩擦等方法,這種升高溫度來緩解關節不適的方法,適用於慢性關節炎、肌腱炎、筋膜炎等。一般而言,關節處有明顯腫脹時,盡量不要採用熱敷處理,必須立刻冰敷。
熱敷能促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組織的新陳代謝,加強軟組織的彈性,改善關節活動度;熱敷則是慢性運動損傷,慢性發炎的有效治療手段,且簡單易行。
作者為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