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體盲」是指欠缺立體視覺,立體視覺(Stereopsis)負責構建三維空間(3D)及距離感,對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如倒水、落樓梯、打球、駕駛等非常重要。必須要雙眼協調正常,才能發展立體視覺。
人左右兩隻眼睛的位置大約有6.5厘米的間距,這個小小的距離,令左右眼望向同一物件時會有輕微的角度和位置差別,稱為「視差」。所以當閉上一隻眼睛拿東西時,物件的距離和空間感會稍遜。透過這輕微的視差,影像傳到腦部時,經過大腦融合分析,便形成對三維空間(上下、左右、前後)、物體遠近、高低、深淺和凹凸的感知,即立體視覺。如果病人因某些因素,如斜視、弱視、鴛鴦眼、獨眼,令雙眼不能同時運用,便會影響立體感的發展。欠缺立體視覺,會影響對空間及距離的判斷,例如進行球類運動時,不能夠準確地看出球的距離和位置,影響接球的反應,上落樓梯時容易摔倒,看3D電影時,即使佩戴特製眼鏡也不能看到立體影像。此外,「立體盲」還會影響職業選擇,因患者不能準確判斷物體的位置、遠近、深度和方向,所以並不適合從事對視力水平及雙眼協調要求高的職業,如飛機師、職業運動員、顯微外科手術醫生等。
人的立體視覺從3個月大開始發育,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完善,5歲之前是關鍵期,9歲發育成熟,因此建議應在3至4歲時進行全面眼科檢查,如發現立體視覺有問題,應盡快找出原因並作出適當的治療,倘若在成年時期才發現欠缺立體視覺,即使找到原因,也難以重新建立立體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