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壞膽固醇復常了嗎?
本港抗疫千日終於逐步復常,但不少人已改變生活習慣,多外賣、少運動,令壞膽固醇指數飆升。本會於2022年11月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訪問近千名曾出現壞膽固醇過高市民,發現壞膽固醇不達標比率較疫情前急增五成,不少在驗膽固醇前更「出貓」,實在令人關注。
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引致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的元兇。根據政府2014/15年數據,半數港人有高膽固醇血症,可是通常沒有任何警號,很多時到心血管病病發才發現。調查亦指出,很多人會檢驗前出貓,刻意節食及做運動以降低膽固醇逃避加藥,然而若醫生按出貓所得的壞膽固醇水平處方及調節藥物,或令所處方的藥物未能控制壞膽固醇,增加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
有研究指出,單靠飲食及運動分別只可降低5%及15%壞膽固醇,部分患者需配合藥物治療。現時常用的降壞膽固醇藥有傳統口服他汀類藥物,服用的患者當中,僅半可成功把壞膽固醇降低40%以上;若療效未如理想,可考慮接受PCSK9抑制劑治療,更有效處理壞膽固醇。
不少壞膽固醇過高患者同時患有其他疾病,需服食多種藥物或經常覆診;而新一代PCSK9抑制劑如Inclisiran(因利司然),僅需每半年注射1次,可降壞膽固醇五成,適合不想經常服藥的患者,每半年覆診時同時由醫生注射。
疫情新常態下,壞膽固醇是時候復常,患者應重拾健康生活;切勿出貓,並按醫生指示接受適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