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11-11 04:29:22
日報

治療復發性角膜糜爛

分享:
治療復發性角膜糜爛

治療復發性角膜糜爛

「復發性角膜糜爛」(Recurrent Corneal Erosions, RCE)是指角膜表皮受損傷後,嘗試自我修復,但新生的上皮細胞未能與下面的基質層緊密黏連,於是反覆鬆脫,導致眼紅、眼痛、眼矇、畏光、怕風、流眼水。在復發性角膜糜爛急性發作時,需使用抗生素眼藥水保護傷口,預防細菌感染,引致角膜潰瘍,並配合人工淚液潤滑劑等密集保濕,加速上皮修復,促進角膜表皮愈合。病情嚴重時,醫生可以為病人戴上繃帶式隱形眼鏡或短暫性包紮眼部,減少眼瞼與角膜的摩擦,減輕痛楚,及加快傷口愈合。

要避免再次發作,第一步是每天睡前塗好保濕眼藥膏,在眼瞼及角膜之間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早上起床打開眼睛時,眼瞼把鬆鬆的角膜表皮撕裂,暴露角膜神經末梢,引起痛楚。不過可能需連續使用6個月或以上,讓角膜表皮有足夠的時間與下面基質層組織黏緊。第二步是佩戴治療式的隱形眼鏡,原理與使用眼藥膏類同,主要是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摩擦,可能也需戴上一段時間,並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減低細菌感染的可能。第三種方法是針刺術,醫生會使用微針頭在角膜糜爛處,穿刺出一些較深的傷口,使角膜表皮與下層組織能夠結疤,從而緊密黏連,但如病變位置近於角膜中央,結疤後會影響視力,此方法就不適用。最後,若以上方法都不奏效,復發性角膜糜爛又反覆地出現,影響生活,則可考慮接受激光治療性角膜表層打磨(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充分移除角膜表層的鬆散上皮組織,再以準分子激光進行打磨,使角膜基質層回復平滑,令新生的上皮細胞能與基底層緊密結合,減少復發風險。

adblk7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