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84644358_EG.jpg?itok=ES5lNOai×tamp=1739300534)
所有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人,都需要植入人工晶體,了解不同人工晶體的設計和功用,可幫助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工晶體。現在最普遍的分類,分別為使用多年、傳統的「單焦」人工晶體和採用嶄新光學設計技術的「多焦」人工晶體。
顧名思義,單焦人工晶體提供單一焦距,特點是只有一個清晰的焦點供病人選擇,如選擇手術後遠程視力最清晰,近處就會比較模糊,這比較適合主要看電視、需要開車和喜歡戶外活動的病人;但如果要閱讀(近距離)或看電腦(中距離),就必須用老花眼鏡或漸進式眼鏡輔助以達到清晰視力。反之,選擇手術後近視力清晰的病人,醫生主要透過為眼睛留一些近視度數,在光學原理上拉近焦點,抵銷老花的影響(要注意並不是去除老花),因此外出時就必須戴近視眼鏡輔助遠視力。部分病人會選擇使用單視覺療法(Monovision),俗稱鴛鴦眼手術,或兩眼互補法,即病人用一隻眼睛看遠事物(手術後眼睛會是平光沒有度數或留有小量近視度數),而另一眼睛看近事物(手術後眼睛留有適量近視度數,150至250度不等)。不過,此方法需要病人大腦協調和適應,病人也需要充分明白一隻眼是遠清近矇,另一隻眼遠矇近清,不能要求兩隻眼同時都遠近清楚。
近年,單焦人工晶體也有新發展,例如透過鏡面設計,減少球面像差和色差,增加病人視力的對比敏感度,幫助病人在比較昏暗的環境中仍然看得清楚,因此稱為「高清人工晶體」。也有使用黃色濾光物料製造的人工晶體,模仿老年人的天然晶體般呈淡黃色,幫助病人適應手術後的光差,亦理論上可幫助濾去短波長的藍色光,被稱為「淡黃防藍光人工晶體」,但是否真的能有效保護黃斑點,減少黃斑病變則仍在研究中。此外,針對有高度散光的病人,可以選擇「散光人工晶體」,這些晶體上有刻度標示散光軸的位置,植入時放置於晶體囊內的特定位置,就可以減少了散光度數,這類晶體可以治療達到500度的散光,是單焦人工晶體的一大進步。下期續談「多焦」人工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