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病人會因眼頭長了黃色的腫塊來求診,這些腫塊不痛不癢,邊界有點不規則,也會慢慢愈來愈大。這些腫塊叫做眼瞼黃斑瘤(Xanthelasma),是一種良性的皮膚腫瘤,因為脂質沉積在皮膚的真皮層裡,慢慢形成腫塊。最常見的位置是上眼瞼內側,通常會對稱性生長,其次為下眼瞼內側,眼瞼外側較為少見。眼瞼黃斑瘤發生的年齡從青少年到老年都有,較常見的為中年人,病發的高峰年齡在40到50歲之間,以女性居多。當中約有一半人和高膽固醇相關,而另一半人則是找不到其它的因素,因此眼瞼黃斑瘤並沒有明確的單一病因。然而,有眼瞼黃斑瘤的患者,宜抽血檢測血脂水平,如有異常則建議進一步處理,包括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發生。
由於眼瞼黃斑瘤並不影響視力,因此治療原則上是為了外觀。須注意眼瞼黃斑瘤並不會因降低血脂而完全消失,也須知道腫塊範圍愈大,治療後留下的疤痕也愈大,因此及早處理的好處是疤痕較小。治療的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冷凍療法和激光療法。冷凍或激光治療後,該位置會有皮膚傷口,皮膚紅紅的,復原後也有可能有色素不均的情況,如果腫塊範圍較大或以前經過治療仍復發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讓病灶變平。因此有主張應該用手術切除,手術的好處是比較徹底,但是會留下縫合傷口,需於手術後小心作疤痕護理。眼瞼黃斑瘤復發的機率不低,甚至有報告指出超過四成,故大部分患者需要多過一次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