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8-11 04:30:00
日報

笑談工傷2:假如出畀你嗰份真係賠償

分享:

職場專家黃子華說過:「出俾你嗰份唔係糧,係賠償。」誠然在職場上掙扎求存,每天都少不免要受上司或顧客的脾氣(那是你薪金所包含的工作)。但即使如何因工作受氣,勞資雙方都要設法避免因工受傷。
 

從你確診工傷的那天開始,直至病假完結為止,「出俾你嗰份」已經不再是「糧」,而是勞工保險所承擔的「賠償」:在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病假期間,僱主須支付俗稱「五分四糧」的按期付款。而主診醫生則會按病情需要和康復進展,考慮繼續簽發病假紙與否。

adblk6


或許會有傷者以為,病假愈長,得益便愈大,何不拖延至判傷後才復工?加上大部分工傷個案,皆由公立醫生跟進。基於人手和機制等問題,通常獲發的病假,大都以「月」為單位,直至下次覆診。在此,有不少謬誤必須逐一釐清:


第一,獲發「五分四糧」的工傷病假,一般以24個月為上限;個別情況若獲區域法院批准,可額外延長不超過12個月。


第二,如病情屬輕微或進展良好,醫生會建議康復後盡快復工,並不用等至判傷日。


第三,如在判傷時,證實工傷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雖則可獲發補償,但最終能夠收取的金額,要先減去病假期間獲發的「五分四糧」。因此,如果判傷時,被評定的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之百分率不高,並且工傷假期過長,這筆被視為「命根」的賠償,分分鐘只餘下「一千幾百」,猶如「浮雲」。


最後請緊記,有研究早已證實,工傷後愈遲復工,便愈難重投社會工作。如工傷假期超過45天,返回原職的機會率便會跌至一半。如果醫生都認為你可以復工,你又何必成日獨留家中,當自己是無人聘用的藝術家?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