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636403223_KW.jpg?itok=qCWzHG8J×tamp=1739304838)
很多人講到坐骨神經痛,第一個想法是「會不會長了骨刺?」由於坐骨神經是第四、五腰椎與第一、二、三薦椎神經匯聚而成,發生在脊椎的椎間盤突出、骨刺、脊椎滑脫、脊椎管狹窄等,都可能造成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最長的神經,大約有小手指頭那麼寬,離開脊椎後由人體臀部沿大腿及小腿後側往下走。凡在臀部以上、坐骨神經走過的地方受到壓迫,都可能發生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臀部肌肉如果有發炎、腫脹、緊繃或被拉傷時,就有可能摩擦、拉扯或壓迫到坐骨神經,產生沿著大腿往下傳導的麻木、灼熱或刺痛感。而且可以一路向下到小腿、腳底,呈現出典型坐骨神經痛症狀。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就是最佳例子。梨狀肌症候群常被誤認為椎間盤突出。
梨狀肌位於臀部,呈角椎狀,起端在第二、三、四薦椎前,終止於股骨大轉子後側。收縮時,能使大腿做出外轉的動作,而坐骨神經就從梨狀肌穿越或底下通過。病發時就有可能影響到坐骨神經,產生徵狀。
其他臀部肌肉如有問題,也會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例如臀大肌(Gluteus maximus),當受到位於屁股的撞擊、長時間登山、跌倒時突然強力撐住,都容易使臀大肌產生疼痛激痛點,傳導痛可瀰漫在整個臀部及大腿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