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奧林匹克運動員比一般人平均長壽5年,而長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
說過了,球拍運動愛好者明顯地最為長壽。要留意,不一定是運動導致長壽,因為數據亦顯示喜歡打網球的人是明顯地學歷較高,而讀書導致長壽這因果關係是經濟學界的共識。參與不同運動消閒有明顯不同的平均壽命,學歴和收入之間的不同固然是部分干擾因素,有可能誇大了某些運動的健康好處。運動多身體好的關聯卻是不容易否定的,難怪美國著名健康KOL彼得阿迪(Peter Attia)認為「運動是最有效的不老藥」。衛生署亦建議,每星期應最少3天進行總共150分鐘帶氧體能活動。問題是,運動與健康的「劑量效應」(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究竟是怎樣的?運動消閒之外,另一觀察數據是專業運動。幾年前一篇名為《Female and Male US Olympic Athletes live 5 years longer than their General Population Counterparts: a Study of 8124 Former US Olympians》分析了專業運動員的極致,顧名思義運動的健康好處是有其上限的,而數據亦反映運動多對減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似乎最為有效。
不容易精準地量化運動與健康的因果關係,尤其兩者間的長期因果關係。但享受運動的人,只要盡量避免受傷,運動消閒是的預期回報幾乎是有賺無蝕的。球拍運動是具有高強度間歇訓練、講求不同肌肉配合以及手眼協調的全方位運動,乒乓球是我幾年以來跟一位醫生好友經常一起參與的一項球拍運動。為了接受阻力訓練和更多高強度間歇訓練的,近年亦開始了拳擊運動。避免頭部受傷,拳擊運動可以是一項有趣的運動消閒。運動加消閒這兩大健康支柱,本周六我便會與朋友去支持Verano Boxing Club的師兄柏沙嘉(Saagar Pradhan)的一場拳賽。
作者為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師承芝加哥經濟學派,學而優則商,因為相信商業實踐是檢驗市場真理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