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3-27 04:30:19
日報

控煙改革:90億收入報大數 82億成本計錯數

分享:
煙草稅收

控煙改革:90億收入報大數 82億成本計錯數

研究發現,2021年香港的非吸煙率為90.1%,但同年與吸煙無關的醫療開支佔總醫療開支高達98.76%。

怎樣解讀這兩組數據?吸煙率長期下跌,公立醫院卻逆市加價。原來唔食煙,一樣會病會死,而絕絕絕大部分醫療開支,根本與吸煙無關。同一份研究報告,估算吸煙每年為香港帶來82億元的經濟成本。錯!這份報告估算的不是經濟成本,因為經濟成本永遠是選擇有關的機會成本。社會要問的問題,並非單純吸煙率下降對吸煙有關的醫療開支有甚麼影響。政策相關的問題從來是:吸煙率下降對總醫療開支有甚麼影響,皆因吸煙率下降同時會改變與吸煙無關的醫療開支,而這些開支佔本地總醫療開支近九成九。

adblk6

說過了,因吸煙是消費行為,控煙既是衛生政策,亦是經濟政策;又因煙稅是政府收入,煙稅既是衛生政策,亦是財政政策。財赤連年,以為加煙稅會增加煙稅收入至90億元,實際是煙稅連續兩年大幅上調導致煙稅收入減半。同時,加煙稅根本對降低吸煙率沒有幫助。2023年增加三成煙稅後,吸煙率只按過往趨勢正常緩減;同期私煙案件倍升,反映私煙成了完稅煙的替代品。支持加煙稅的人不可不知,當私煙價格可低至完稅煙的三分一,因價格大跌轉吸私煙的煙民只會抽得更狠。同樣邏輯,假如全禁加味煙,加味煙將全面被私煙壟斷,煙草稅收必再斷崖式下跌,而因價格大跌轉吸加味私煙的煙民亦只會抽得更狠。支持加強控煙的人沒有經濟常識,亦漠視私煙泛濫導致更嚴重公共衛生及罪案問題。

開支和成本是兩個概念。研究報告推算1.24%的醫療開支與吸煙有關,亦即98.76%的醫療開支與吸煙無關。於是,82億元根本不是吸煙的經濟成本,吸煙率即使歸零亦不代表總醫療開支會減少82億元,當然更不保證港人自始長生不病,皆因香港非吸煙人士的主要死因與整體人口相似,都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受飲食、生活壓力及遺傳因素影響的心臟病)、癌症(例如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因空氣污染或感染所導致),還有老年相關疾病(例如認知障礙症和肺炎等)。諷刺的是,加煙稅的煙稅收入本來就是約80億元。

adblk7

改革控煙措施,可能比改革公院收費更迫切。一次又一次報大數兼計錯數的控煙狂熱分子,即使你們不關心香港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是時候放棄支持任何助長私煙的控煙措施,因為私煙只會比完稅更加有害。

作者為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師承芝加哥經濟學派,學而優則商,因為相信商業實踐是檢驗市場真理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