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甚少入場睇戲的親戚朋友,都忍唔住問你一句:「你睇咗《破.地獄》未」時,你會明白,這齣電影已經不止是話題作這麼簡單。上映一個多月,它依然在Facebook、Threads和討論區老是常出現,票房更是長紅——根據片商英皇電影在周二公布的最新數字,電影港澳票房已經衝破1.15億,穩居香港史上華語電影十大票房第二位,距離榜首《毒舌大狀》僅一步之遙。
這個成績,令人驚嘆之餘,亦招來不少冷嘲熱諷,有觀眾踩它沙石多、「吹大咗」,仲有人直接將成績歸功於「好多好多marketing」。可是,這個講法又未免太睇得起marketing。
《破.地獄》的宣傳策略的確執行得非常成功,從預告片、演員訪問到線上線下的宣傳攻勢,都令觀眾無法忽視其存在,更激發出他們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態,覺得不看就追不上潮流,與其他人沒有話題。不過,如果有人認為單靠宣傳就可以創造票房奇蹟,恐怕有點天真。宣傳是第一步,但觀眾願意推薦給朋友,甚至再入場二刷、三刷,始終都是要看內容本身。
《破.地獄》成績不是只靠marketing,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天時,是《破.地獄》以殯儀業為背景,這在香港電影中較為罕見,能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地利,是片商擁有自家院線,可以靈活安排更多、更好的場次,確保更多觀眾有機會睇到;人和,是黃子華本身就是超級票房保證,他與喜劇泰斗許冠文的合作亦是激罕,加上衛詩雅、朱栢康等演員的賣力演出,以及導演陳茂賢的細膩處理,令觀眾睇完之後能夠反思人生,甚至釋懷。
其實香港電影史上不乏宣傳犀利但票房失敗的例子,近年就有梁朝偉和郭富城主演的犯罪片《風再起時》。當時的宣傳主打兩大影帝聯袂主演,確實引起了不少話題,但內容本身沒有太大出彩之處,角色刻畫亦欠深度,所以口碑迅速滑落,最後香港亦只錄得1,121萬票房(相對於逾2億的製作費,真心少)。
如果你覺得舉例講得太遠,這裡就改用與《破.地獄》同期上映的《焚城》作例。相比起《破.地獄》,作為「香港史上首部輻射災難鉅製」的《焚城》,宣傳力度一點也不弱,預告片和製作特輯都吸引到觀眾關注,但後者香港票房仍未突破4,000萬,成績相差懸殊。這不僅僅是宣傳策略的問題,而是電影本身的核心吸引力不足,例如觀眾對災難片見怪不怪、劉德華與莫文蔚叫座力不及「子華神」等,導致宣傳資源未能有效轉化為票房收入。以上情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marketing不是萬能藥,它只是推開門的第一步,真正能令觀眾願意買票進場,始終是電影本身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