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12-27 04:30:00
日報

城市迷宮

分享:

朋友相約在K11喜茶,我雖然被尖沙咀The One、1881、iSQUARE等幾個新興商場名字弄得混亂,總知道K11聳立河內道,朋友還send來地址和舖號,無失拖吧?
 

就係失。我坐地庫久候,她短訊說迷路了,我答萬寧旁,她寫:「問過人,喺三樓。」我以為她正從三樓下來,仍遲遲芳踪杳杳,然後她又寫:「坐下,沒見你。」難道三樓另有一間?上去,無。問管理員,管理員操鄉音道:「尖沙咀好多間,呢度叫K11 MUSEA,你想搵K11 ARTUS抑或K11 ATELIER?」佶屈贅牙,最後搞清朋友去咗尖東,lady first,我唯有移船就磡。

要說錯,當然她錯,原來她鍵入OpenRice的keyword搜尋「K11」和「喜茶」自動彈出MUSEA地址,沒留意便傳給我,自己卻一心往ARTUS海景那處(位於三樓)。我無興趣知K11 stand for甚麼巴閉密碼,值得如此重複?兩間喜茶在兩間K11都設分店倒可以理解,租同一大業主應該獲優惠。

莫名其妙的mall寶號尚有D2 Place──然則有D1 Place嗎?又無喎。我沒來由經常收到它宣傳郵件,不知何方神聖,睇遍成封email僅於臨尾細細隻字列出英文address乃Lai Chi Kok,未免太扮嘢兼對自家品牌知名度過分信心膨脹吧。

做生意,誠懇些好,否則的士司機聽不懂就構成問題。況且,豈非說零售業靠內地土豪支撐麼?我想那位操鄉音管理員對着鄉音更濃的同胞,被逼用雞腸溝通,何苦呢?趕客斷米路堅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