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線無戰事》劇照。
德國電影《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Western Front)在Netflix上架後,廣獲好評,不少人記得1979年曾有一部同名電影,以為這是翻拍。但其實《西線》本是1928年開始連載,1929年出版的反戰小說,它在當年就大受歡迎,也一直被視為最佳反戰作品之一。作家瑪莉亞雷馬克曾被德軍召上戰場,不久受傷退下戰線,他把親身經歷及同伴的故事,寫進小說,用意是反對戰爭,不希望如此可怖的戰事會再度發生。但他的願望落空了,因為不久之後納粹黨執政,馬上把小說查禁了,然後再發動戰爭。
因此2022年的這部新片,與其說是1979年的翻拍,倒不如說是小說的再次改編。事實上早在1930年它已被改編成電影,連同這一次,《西線》已是第三度搬上大銀幕。新版基本上忠於原著,也透過現代的拍片技術,企圖更忠實地把觀眾帶到可怕的戰爭現場。
坦克輾人
描寫一戰期間德法邊境的這場戰役,幾乎都有壕溝與坦克,壕溝是主場景,因為當年德法兩國在此開戰,互不退讓,4年期間最多只能推進幾百米,但4年之間陣亡人數逾1,700萬,簡直是屍橫遍野。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坦克初登場的年代,同時也是戰機、手榴彈、毒氣彈等現代武器初次登場。2019年同樣以這段歷史為創作藍本的《1917》,以偽一刀不剪的手法,將觀眾帶到現場,看主角怎樣橫跨戰場之間,送上最新的戰報。他們的創作手法,是用上最新的攝影技術。
2022年的新版之中,導演Edward Berger的手法較傳統,但更大膽更直白的是,他幾乎把新片拍成了殺人武器大全,機關槍如何橫掃軍隊自不能少,但更嚇人的是筆者首次見到坦克強力輾壓壕溝,更拍出坦克輾過人體的畫面。
利用愛國情緒
殺聲四起之間,用噴火槍直射敵人,看對方怎樣被火焰吞食,痛苦掙扎,其他像近距離使刀使槍,用石頭等各種殺人方式,層出不窮不在話下。甚至可以看出,本片在拍攝人死前怎受莫大痛苦下過工夫,其中一名軍人躺在泥中喘着,像條半死不活的魚,有氣出沒氣進,幾乎已不能呼吸。其實導演要拍的不是戰爭武器的厲害,或甚至不是人性的醜惡,他要拍的是上層的人怎利用少年的愛國情緒和無知,替他們洗腦,要他們出賣自己的肉體和性命。
17歲的主角Paul與同伴,一開始天真興奮地加入軍隊開始,軍隊高層一個個來替他們洗腦,說即將取得勝利,將會是國家的榮譽等等,到了打仗現場,又看他們怎被戰爭的可怕現實嚇破膽,但此時人已深陷泥沼,退則在現場馬上被視為逃兵槍決,只能咬緊牙關,將自己變成沒有人性的殺人機器。所謂「西線無戰事」,一是當年德國報章的報道,一直欺騙人民沒有死傷,同時它也是一句反諷。故事來到最後,當德軍高層知道雙方快將停戰,還要再發動一次進攻,讓更多年輕人付上生命。
當年納粹可以將小說查禁,如今網絡年代,要禁本片相信沒那麼容易了。但這不代表戰爭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