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百貨零售業正經歷艱辛的汰弱留強戰,但偏偏則接連出現多宗私有化或併購活動,一洗百貨股近幾年頹勢,這等變革正意味傳統百貨業已成夕陽,帶出的便是由馬雲策動的所謂新零售搶灘戰,當前行業便正處歷史過渡拐點,捉幾隻股份憧憬一番,當有一定商機。
年初阿里聯同銀泰(前股號1833)大股東提出高於市價四成多的私有化計劃,拉開了新零售革命的序幕,所謂新零售,其實只是進一步將下線的日常商品貨物,經上線訂單直接送到顧客手上而已,過往這等連線大多只出現在乾貨交易上,但馬雲等前線人物則進一步將客仔寵壞,將物流交易推到濕貨及新鮮貨類,例如客仔在辦公室落單買菜買肉,回家後便會有專人登門送上,這方面更以京東夥拍沃爾瑪將上下線物流發揮得淋漓盡至,馬雲那會甘於大阿哥地位動搖? 所以下游的超市及百貨股已成最新必爭之地,而跟順豐打的一場戰役,其實也因此而起!
事實上,繼銀泰後,阿里亦早已跟A股百聯連線及直接入股了聯華超市(980),最新則見連一向保守的純官也出擊,透過新世界發展(017)以四成多溢價私有化新世界百貨(825),文件亦道出了中國零售市場近年面對前所未有挑戰,尤其電子商務平台迅速發展,加上大型商場湧現,大大改變了中國消費者購物習慣,由於競爭加劇,因此百貨店等傳統實體零店客流量大幅減少……
言下之意,新世界百貨已成明日黃花,為何大股東仍甘願回收?答案簡單之至,當然是資產有價,去年底止每股資產淨值最新計算高達3.6元,每股2元私有作價仍大折讓44.4%;而且純官亦開宗明義,私有化可令母艦完善中國的物業投資,若私有化成事,未來既可夥同其他大孖拓展新零售業務,又可善用大批百貨物業,算盤確是打得甚響!
百貨超市股私有化併購成潮,按圖索驥,百盛集團(3368)1拆5計的2005年招股價仍高達1.96元,去年底止每股資產淨值則為2.07元,一方面具備步入新零售發展條件,另一方面也可憧憬嚴重低估的價值可獲釋放,無妨小注賭賭眼光及運氣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