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四個多月,仍未看到了結的跡象;看來這場戰爭已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表面上看,打消耗戰對西方有利,因為支持烏克蘭的,除了北約外,還有澳紐與日本,但支持俄羅斯的則只有白俄羅斯與車臣。所以無論從幅員與人口方面,還是從經濟發展水平的角度來看,都是西方陣營佔優。人們普遍認為,戰爭拖長後,感到吃力的應該先是俄羅斯。
問題是,西方陣營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心中各有盤算。最想透過這場戰爭去削弱俄羅斯的國力的,應是美國,目的在於鞏固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其次是那些原先是華沙公約成員的東歐國家。他們擔心俄羅斯有朝一日又再強迫他們「重修舊好」。但這些東歐國家財力有限,自己平時還得靠西歐國家提供「照顧」。他們在這場消耗戰中,沒有條件承受太多的負荷。
至於其他西方陣營,主要是西歐國家,他們雖然視俄羅斯為異類,但一直有與俄羅斯做生意,而且已習慣了從俄羅斯輸入大量天然氣與石油。他們原先並不想被捲入這場戰爭,擔心一旦打起來,就會破壞他們習以為常的生產運作與生活模式。他們最想看到的,是一切早日復常。
德國是歐洲最有實力的國家,長期以來出口皆有盈餘,但五月份,德國竟錄得10億歐元的貿易逆差。這是自1991年以來,逾三十年都沒有出現過的事件。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歐洲為了制裁俄羅斯,打算不再買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但這一招等同要歐洲「食砒霜毒老虎」,先害死了自己。結果,俄羅斯輕易為自己的石油找到新買家,而且賣得比以前更好的價錢;歐洲國家卻只好去國際能源市場搶貴貨,導致生產成本與生活開支都大幅上升,德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較重,所以首當其衝。
現實是德國為了輸入能源,比過往付出了更多的價錢,但購得的東西並沒有比前更多,這叫德國怎不出現貿易赤字?德國的經濟很靠製造業支持。能源價格提高後,德國的製造業都變得沒法賺錢,有些變得要靠政府的現金補貼才能生存下去。人們估計,德國政府很快需要推行能源配給,以免今年冬天出現供暖困難。
德國的民眾原先大都支持烏克蘭抗戰,現在才發現支持烏克蘭的代價原來這麼大。這難免會促使他們要對問題重新考慮。這樣的情況應很快會蔓延到歐洲其他地方。站在歐洲自身的立場,早日與俄羅斯締立和約,總好過與俄羅斯打消耗戰。
另一方面,俄羅斯所受到的創傷卻不如想像中大。禁止俄羅斯用SWIFT系統,並未能完全切斷俄羅斯的對外貿易,而盧布的匯價亦很快回升至制裁之前的更高水平,戰爭的消耗反令俄羅斯的剩餘生產力得到更好的利用。如今看來,西方可能更快會在消耗戰中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