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宋代後,大嶼山最繁盛的兩個村鎮就是東涌和大澳。除了海道,東涌和大澳之間也形成了一條陸上通道,就是東澳古道。
歷經千年演變,東涌成為了大嶼山最現代化的市鎮,而大澳卻保留舊貌成為極具特色的漁村。東澳古道這邊的海岸線還是數千年不變的原生態,對岸的赤鱲角島卻變身為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這些市鎮的歷史變遷,原生態與現代化的強烈對比,走一次東澳古道就能切身感受。
從東涌侯王宮經過東涌河,就進入了䃟頭村,再往前是田心村、沙螺灣。沙螺灣是東澳古道上的大村落,有渡輪連接大澳和屯門。沿途有好幾處醒目的橫幅「保衛家鄉,沙螺灣不歡迎遊客」。城規會與沙螺灣糾纏多年的紛爭,到現在還未停息。
經過散石灣,來到深石村,這裏荒廢的村屋越來越多,看外觀都是幾十年的舊房。廢棄的農田也不少,長滿了芋頭野菜,綠意盎然。這裏沿途都有考古遺址,以唐代灰窯和唐宋墓葬為主,不過我們沒有時間去考察了。
深屈灣兩山環抱,是個景色怡人的海灣。從這裏往前行沒多久就是茜草灣,據說是中國和葡萄牙500年前第二次海戰的戰場。這裏的水底下從未被探索過,如能找到沉船就可以解開這歷史之謎。
從深屈村開始爬坡上山,景色更為開揚。近處港珠澳大橋一直伴著古道前行,遠處是機場的跑道,再眺望是沙洲、龍鼓洲;最遠處的青山聳立海邊,甚有氣勢。
來到了古道的最高點,旁邊一條支路可上訪嶼北界碑,下望海邊紅樹林一個小島是寶珠潭,楊侯古廟就在其上。左面一大片平房棚屋,就是旅程的終點站大澳了。 周五刊登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