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早前申請加價超過一成,加上有位的士大叔在接受電視台訪問談到加價時指「香港的士是世界最平,有些市民搵唔到錢,搭乜都係貴」,很快成為網上熱話。在不少市民眼中,的士業服務差勁,卻「飛擒大咬」,從業員更是口出「狂言」,反映的士業界與乘客之間的矛盾再次激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士服務差為市民詬病,由來已久,政府何不趁機全面檢討整個的士發牌制度,推動行業改革引入競爭。
其實所謂業界,定義並不清晰,業界應該分為的士司機及的士牌照持有人兩個組別。前者就是經常被乘客指責態度差、拒載、兜路等的前線服務提供者,由於搵食難,已愈來愈少人願意入行;後者俗稱車主,身份是投資者,其中有部分亦擔任司機,即單頭車主,估計佔約四成。
目前的士發牌制度最大問題是其永久性,自1994年政府不再發新牌後,一萬多個的士牌就變成投資工具,製造出一個獨特的的士牌炒賣市場,不再是「揸者有其車」,而是「炒者有其牌」。牌價愈炒愈高時,的士投資者為收回牌價成本,就必須加車租,導致司機永遠搵食難怨氣深,炒家得益,但成本最終卻轉嫁到乘客身上。
這個畸形的永續發牌制度,對的士持牌者沒有懲罰機制,是的士業服務難以改善的根源。在香港,專利巴士如服務達不到要求,政府尚且有所行動,當年中巴就因此失去專營權;但的士服務差,的士牌照持有人車不但沒有後果,還可以生意差為理由申請加價,叫市民怎服氣?
現制度下,的士車主手握僅有的牌照,本來是立於不敗之地,市民不滿也只好忍氣吞聲。但網約車的出現,令這個既有利益固化的形勢有變,不少市民寧願多付車資承受法律風險,也轉搭網約車,反映市民不滿的程度,的士業界實應好好反省,而不是一味要求政府打擊對手。的士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市民會得到怎樣的服務,而不是保障投資者的利益。政府反而好應該利用網約車的契機,趁機改革現時落後的的士發牌制度。
的士業界聲稱各項成本如保險維修等增加,以至網約車的衝擊,令的士生意難做,於是申請加價。但市民感覺是,愈加價服務愈差。在落後的發牌制度下,恐怕會是個惡性循環,直至行業萎縮,制度崩潰。不幸的是,市民始終得不到物有所值的的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