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後經濟復甦不似預期,其中外部因素不少,例如地緣政治及息口等因素,非香港所能控制,但最近由政府提倡推動盛事經濟,卻可以策略性地幫助宣傳香港品牌,官員團隊宜改變舊思維,從附近城市的競爭中突圍而出,多主動出擊,將疫前香港已有的盛事之都稱號,帶上另一層次。
昨日大球場上演的國際邁阿密訪港表演賽,本來是一個成功的盛事例子,可惜美斯全場只坐在場邊,最終一分鐘也沒有落場,令現場接近4萬名觀眾非常鼓譟,大叫「回水」,相信其中有不少由內地專程來香港的球迷尤其不滿,而特區政府亦表態,表示和一眾球迷同樣對主辦單位的安排感到極度失望,指主辦單位欠球迷一個解釋,並有可能因應美斯未能出場而扣減贊助款項。看來事情會繼續發酵,且看香港在今次盛事中吸取到甚麼經驗,以便日後參考。
主辦此類大型盛事就是要面對很多變數,非常需要主辦單位有良好的應變能力,膽大心細,背後更需要官方的支持及配合,畢竟疫後競爭環境已變,周邊地區及城市在這方面愈來愈積極進取,競爭異常激烈,香港再不能靠食老本,以為坐定定就會有麝自然香。就算爭取到主辦權,如涉及公帑支出,更要小心行事,以免盛事變中伏。
日前有官員被問到會否主動積極邀請國際巨星來港開演唱會,局長的回應是「交俾市場決定」,被立會議員批評為非常官僚的答法。據傳媒報道,Taylor Swift本來是有意來港的,但因為種種原因,結果國際巨星選擇跳過香港,到新加坡開個唱,這是一個競爭失敗的例子,當局宜好好檢討,當中失敗的因素是甚麼,香港可以做些甚麼去增強競爭力,例如內部行政上還有甚麼需要拆牆鬆綁的地方,以防大型盛事在籌備階段時,就在大小官僚手中無疾而終。
隨著啟德體育園將落成,可容納5萬觀眾,香港在主辦盛事的硬件上已大大提高了競爭力,往後就要看其他配套能否配合,發揮盛事經濟的作用。以往績而言,例如啟德區的交通配套能否及時疏導人流,就令人擔心,到時又會否鬧出笑話,而在盛事例如演唱會散場後,各區有沒有夜繽紛的活動配合,令訪客有一個難忘的香港體驗,甚至願意多留幾晚,都是需要注意的配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