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3-10-06 04:30:40
日報

豐子愷的古與今

分享:
豐子愷

豐子愷的古與今

最近看了新域劇團30周年誌慶的話劇《豐子愷》,把「中國現代漫畫鼻祖」豐子愷的一生搬上舞台。欣賞之後,又有一番感受。

豐子愷的一生起跌,與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包括抗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他雖然曾遊學日本,但痛恨日本侵華;在抗日期間,他在逃避戰火中繼續教學。在文革中,他備受批判,1975年因癌病逝世,1978年得到平反。但這一切都不影響他對藝術的忠誠,對身邊事物的敏感描述,對家庭子女和後代的熱愛,對人性和人格的堅持。所以,選擇以豐子愷的事跡為題,確有歷史和時代意義。

此劇由新上任的藝術總監盧偉力編劇和導演。他問自己三個問題:一,如何界定新域劇團?二,如何理解當前香港的文化環境?三,我們有甚麼想做的事、當做的事、能做的事?也許,《豐子愷》就是他用具體作品來回答和實踐答案的嘗試,相信日後還有其他嘗試。

adblk7

其實,如何用文字和藝術回應現在和探索未來,是文化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對其他領域的人士來說,如何應對眼前和為未來開闢前路,也是各人在不同的位置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沒有固定的答案。

adblk8

人生就是一條選擇題,有時有答案備用,但更多時候眼前沒有答案。所以,只能努力尋找和準確選擇,哪怕中間迂迴曲折。在《豐子愷》一劇中,警句和「景句」(心從景發,景由心生)頗多,值得從中領略和思考。

《豐子愷》對觀眾的另一個觸發,是飾演豐子愷的張達明。他不單用他的演技演活豐子愷,更用他的演藝人生和癌病痊愈後的奮鬥演活豐子愷。在劇中,我從他的努力看到昔日真豐子愷的努力。可以說,兩個豐子愷,一古一今,從生命意義上說,古今如一。

兩個豐子愷,令我想起兩個張達明。另一位張達明是法律學者,也有人生起跌的時候。兩個張達明在2013年12月8日同獲香港防癌會邀請,出席首屆「香港防癌日」活動,啟迪人生。

所以,無論豐子愷、張達明、新域劇團、劇團中各位成員,以至其他有心有力的人,都可以殊途同歸。人生也是一張畫紙,如何下筆,可以像豐子愷尊師教子,各顯神通。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