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9年的夏夜是不平靜的晚上,早上起來看新聞,剛過了的一夜又是無眠之夜。林鄭月娥的本領可謂不小,就只她一個人,為了推動一條《逃犯條例》修訂,把香港弄到今天的境地。2017年特首選舉那時對林鄭月娥有所期待、以為她可以遠離撕裂的民眾,這幾個月完全失望。民眾失去的不僅是對林鄭月娥的信任,更是失卻對整個管治團隊的信心。
民間的五大訴求,特區政府置若罔聞;獨立調查委員會連建制派也不反對,政府就是沒有正面回應。這種冷漠態度,在公眾認知裏,已經變成對香港特區政府的絕望。事態發展至今,難怪社會上有此揣測:莫非是林鄭月娥已經感到為官之路已到盡頭,就此盡地一煲?
星期六晚,黃大仙有民眾上街,事件令人感到驚訝。說驚訝,因為在這裏住上一段時間的大概知道,用中國的政治話語來說,黃大仙一帶是「老區」;以今天選舉政治術語而言,包括黃大仙的這區,向來是建制派議員的鐵票所在。然而,就在這裏,就在這一個星期六晚上,走出來一大批身穿汗衫背心、腳踏拖鞋的街坊,把防暴隊團團圍住。建制派在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在這些「根據地」如何打好選戰,必將是相當吃力的選舉工程。早前有稱建制派議員當面罵林鄭月娥的傳聞,如今回望,「痛罵特首」之說完全令人理解。民建聯議員蔣麗芸在社交媒體問林鄭月娥「解決方案呢?失望!!!」,則是建制派人士另一種心情的突顯。
周一的記者會,林鄭月娥搬出巿民飯碗、香港安定、國家主權三招,這與民間包括撤回修例五大訴求距離越拉越遠。由林鄭月娥的記者會之言可見,她已經離開之前與社會就《逃犯條例》修訂爭論這一範疇,把香港的事件推到中央層面,另開新戰場。
事實上,林鄭月娥會否撤回修訂,至今仍是口風極硬,她昨天還宣布以後每天都有政府跨部門和警察的記者會。很明顯,新一輪的輿論戰已經來到,這也可以從客觀上說明,現在距離修例風暴的結束,已是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