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11-14 06:00:00

跳級學習 很趕時間?

分享:

在我小學年代,已聽過某某小孩可以由3年級跳升至5年級之說。而說這些故事的人,無不流露出景仰之情。這麼多年來,雖然未真正認識過跳級的孩子,彷彿跳級學習代表聰明、優異、勝利。然而,究竟我們在趕甚麼?


 

大家去餐廳吃晚飯,不會見到鄰桌的人先吃糖水,之後才吃飯餸而感到羨慕,因為你知道這樣吃並不好味,更會影響胃口。大家看小說,也不會一跳便看結局,因為你知道這破壞了小說的味道。

但奇怪的是,在大部分家長眼中,2年級學3年級的東西、6年級學中一的課程,總有行先一步的優越感。這麼趕著學未來的東西,為何不乾脆趕早一年讓孩子出世,趕早一年結婚、趕早一年拍拖?又或向教育局建議,小學由6年改為5年,中學由6年改為5年,全部改為跳讀下一年的課程?
 

adblk6

先一步 優越感
不,因為那時又會再趕!最好12歲讀大學,15歲便大學畢業。之後的事,之後再算,因為行快一步,理想已經達到。而理想本身,就是希望行快一步。反正已在讀書比賽中贏了冠軍,即使童年不快樂、人際關係欠佳、畢業後迷失,幾年仍找不到人生方向亦不打緊,因為至少比其他人快。

香港人凡事追求快,但快的大前提是省下時間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搭港鐵要求快是正常,因為可以早一點回公司工作,早一點回到家見家人,車程(過程)並不是重點,快與慢並不影響目的地(結果),故此車程當然越快越好。 
 

認清教育本質
但小孩子教育呢?教育過程直接影響教育結果,跳班式學習只是犧牲小孩子學習書本以外知識,去換取學術成績的方式。當明白這一個本質,大家也會問同一個問題:到底我們在趕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