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則港股正創年內高點,但普遍股民入市情緒仍不見得怎樣高漲,反證了股市仍處相對安全期,每見稍稍回調,便必有實力買盤介入,靜靜地要起革命……
全球都處歷史罕見的所謂低波動升市,意即雖則指數迭創高峰,但當見了一個新高點後而回喘的幅度,往往都只局限於三幾個百分點內,然後便又再升過……其中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今年便已累升22%,但年內上落期間的波幅更只2%,這是1991、1993及2005年來僅見!
低波動升市有辣有唔辣,大市一直處於長期穩定升軌,只要耐心持貨,便可坐享可觀累計升幅,而每次回落2%至5%之時,都是理想吸納時機,進退更易掌握。壞處則是股民警戒意識有所下降,並會傾向透過較高槓桿手法入市,一旦出現了一隻黑天鵝,便會形成去槓桿式的骨牌大拋售。
低波動升市最主要誘因,是全球資金成本便宜,特別是美國聯儲局已制定了縮表綱略,意味未來加息步伐及幅度同告放緩,低成本投資環境料可持續多年,寬裕的資金自然便追逐股票及實物資產以作增值保值,縱使期間出現震懾性的大事件,例如英國脫歐及侵侵當選,股市不消兩三下功夫便可迅速消化,然後又重上征途。也難怪,就連專家都認為,要打破這個低波動局面,相信只會在強國間爆發巨大衝突之時,縱使北韓或亞洲區爆發戰火,仍難動搖這個低波幅常規,反而成為另一次趁低吸納良機云云!
再引伸到港股,指數確見強勁,但市場氣氛明顯未見熾熱,升勢只集中在幾十隻藍籌及不過百隻的中型股上,而早前二、三線股泡沫及莊股網絡爆破,一方面令愛拼愛搏的散戶深深受損,另一方面亦令他們不敢重返沙場,所以小牛確已乍現,但真真正正的牛市尚未到臨,個別大券商更預期未來3年才步入真正大牛市,是否樂觀了點?只好由大家各自演繹了。
值得一提者,短期大市仍處追回大、中價股過去數年不對稱落後幅度的階段,看準了基本因素後,伺機介入勝算便已不俗。至於已呆滯一段時間的二、三線股,經歷了大風浪的壓力測試後仍可站穩到今日,自有可取之處,一切只靜待時來風而已,水頭一到,相信三兩日便可追回幾個月的落後幅度,不妨靜靜地等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