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491498435_XN.jpg?itok=pPr0LJbm×tamp=1739361513)
每次當我說到食物標籤的題材,帶大眾到超市進一步「貼地」了解包裝食物陷阱時,都會提到其中一項常吃的零食──糖果。糖果,我並不完全反對,畢竟口淡淡時,我自己都會想食少少甜食,有時一粒糖也可以趕走悶氣。但大前提是,糖果也要選加入較少添加劑的!
「你認為軟糖會有甚麼成分?」如果你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請你以5秒時間想一想。
姑勿論糖果中的營養成分,一般含有大量糖分,糖果中的食物成份表也應該花下10秒鐘時間看一看。請亦不要驚訝糖果中含有「牛」的成分。若然看見大量看不懂的數字,也是正常的。
要製作軟糖,產生煙韌彈牙口感,很多時生產商都會加入明膠成分。帶有淺黃色透明而無味的明膠 (gelatin),通常由動物的皮及骨內提取而成。由於生產商不會為了明膠而宰殺動物,所以提取明膠的地方往往就是動物屍體。
明膠,主要成物是蛋白質,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生產商添加的食物添加劑亦符合標準。即使沒有明文寫出各種色素、增味劑等對人體健康有害,但是否代表我們可以置之不理?現代加工食物可以說是工廠食物,味道、顏色,甚至口感都可以是混合而成,而非來自食物本身。
在速食社會中,要避免所有添加成分根本是很難,但我們是否也應盡自己的責任去了解食物內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