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8-03-07 06:00:00

派錢好過派糖

分享:

在2017/18財政年度,香港的財政盈餘創了新高,但最新的一份財政預算案,雖然大手筆派糖,但評分卻是自2008年以來的新低。評分低主要是因為沒向市民派錢,加上派糖不均,惠及中產多過基層,對海洋公園撥款,免DSE考試費等也為人詬病。
 

自從前任財爺派錢獲得掌聲後,政府似乎視派錢為禁忌,派錢等同政府懶惰,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認為長遠投資例如醫療、教育或基建等,當然應該由政府去做,因為一般人都比較短視,不會看到長遠發展的需要,而且這些項目投資金額高,投資期長,而且風險高,不能依靠私人市場。

但對於短期紓困措施,我卻認為派錢比派糖更實際。首先,自己支配的金錢,應該比用長官意志去分配,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正如我們送禮也經常送了些人家用不着的東西,同樣的金額交給市民自由支配,無論儲蓄或買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帶來的效益也更高。

以派糖形式使用龐大公帑,難免會想到沒有可想的時候,隨便找個方法派出去,今次DSE免考試費便好像有點急就章,撥款海洋公園又好像營銷總監上身,政府太有為只會造成浪費。

而且全民派錢,比派糖更公平。政府退稅減差餉,令高收入高資產值市民獲得比一般市民多,預算案翌日已經有媒體報道一個中產家庭賺盡6萬元,可以全家去多一次旅行。如果6萬元分成10份,派給10個基層家庭,帶來的紓困作用更大,而且大部分錢會留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