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0-10-20 04:30:00
日報

用心和耳朵去聆聽

分享:

聆聽是一門藝術,看似簡單,卻是十分深奧及重要。聆聽把彼此關係拉近,對情緒更起治療及平復作用。肯聆聽及明白的人,遠在地球的另一邊,你也會找他。相反,不願聆聽的人,天天在屋內見到,你也不想去告訴他你的大小事情。

應用在親子關係中,常見的是父母好想知道孩子的心事,問他們,他們不願說,有時說了,會常投訴:「你們不明白!」每天父母問候子女時,只須表達關心,不要強求子女把今天發生的事連同感覺一併報告給你知。好像朋友問候我今天如何,也要尊重我可能未有心情回答,亦不要查問你好奇想知,但我沒需要想講的事。否則,到我有事想講的時候,我也不會找這位朋友!

Ad Block


別否定孩子的感受
此外,當子女面部表情或言談間有不快或憤怒時,父母可嘗試合上嘴巴,只用耳朵及心去聽,不要否定他的感覺,例如:「老師針對我!」父母不宜說:「這個老師一向錫你,應該不會針對你,你可能太敏感了,會不會……」首先,他只說了五個字,以上的回應是他說的五倍以上,且否定了他的感覺,故此,他們會覺得父母沒有聆聽也不明白。父母不須同意他的觀感,只須要明白他的情緒:「你覺得好不忿氣!」然後,通常他覺得父母在聆聽也明白,他們會說更多去紓緩情緒,父母只須點頭及用心明白他的感受,不要批評:「你有無反省為甚麼老師要針對你?」

Ad Block

此外,父母也不要急於作建議。例如,一個青少年男孩說:「我在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父母不要不停動腦筋分析他沒有朋友的原因,以及建議他的解決方法,因為他覺得不被聆聽及明白,他也無心情去聽父母的說話,且連父母也不明白,他孤單的感覺會更強烈。他們需要我們切身處地的明白:「天天在校那麼長時間,一個朋友也沒有,真的好難受和孤單啊!」

下次子女投訴說:「你都唔明!」大家不要爭拗,只須說:「你好忟/嬲我沒聽明你的意思。」然後再耐心去聆聽和明白吧!

Ad Block


樂苗坊總監及註冊心理學家 www.cheerfulmind.com.h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