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9-11 05:15:00

花椒之味:療癒關係的藥(二)

分享:

《花椒之味》裡正面大特寫鏡的運用很有力量,特寫的電影語言是「面對」,也是「發現」,跟我常叫來找我的受療者做的「照鏡看自己」療法一樣,直視表裡的自己,不是想像中那個自己,然後便是釋放。特寫鏡是對導演和演員的大挑戰,內心有無戲均表露無遺。鄭秀文這次憑好劇本和好導演,綻放了鮮為人知的潛能,那沉著地終極爆發的高難度演技,令其演藝成績更上一層樓。
 

導演麥曦茵說:「電影是自我發現,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在檢視滿目瘡痍的自己,同時尋找與世界接軌的途徑……希望和觀眾一起,在電影裡發現生命中的缺失和創口,然後一起尋求療愈,帶著這份想要治愈/被治愈的心情離開戲院。戲裡戲外,都是直面創口,修復療愈的過程。」

身兼療愈師和作家,我長年關注的課題是關係和療愈。這部電影是近年最觸動我的電影之一,看一遍可治療一次兩代與兩性之間溝通的瘡疤,教在不健全的原生家庭和感情關係裡一直遺憾和糾結的你,演練如何為那許多錯過了或將錯過、太遲卻永不會太遲的表白彩排。假如你長年走不出受傷的陰影,跟最親密的人溝通破裂而遺憾的話,這部電影便是你的藥。

電影是重量級監製許鞍華和朱嘉懿的水準作,來自三地的演員鄭秀文、賴雅妍和李曉峰,掏出每個70、80和90後都經歷過的傷,面對、原諒、說出來後,便是救贖。感謝才華導演兼編劇麥曦茵,為這創傷的時代帶來自療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