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8-08 06:00:00

人民幣跌和升的恐懼

分享:

寫專欄的快樂不是來自稿費,而是有人採用你的觀點,讓努力不至於石沉大海。至於人家有沒有俾個credit你,就不能像學術研究那樣講究了。就如上個月24號在友報寫了一篇《人幣放寬左右難顧》,後來見至少兩個財經作者發表相似的論點,我自然對號入座感覺安慰。

人行參事於周一表示人民幣不會破「7」。(資料圖片)

人行參事於周一表示人民幣不會破「7」。(資料圖片)


是咁的,內地金融監管增加了借貸的難度(尤其是非國有的中小企),政策改變亦會令某些行業突然「乾水」(就如怕樓市太熾熱,收緊相關企業的信貸),迫出來的是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影子銀行制度。影子者,銀行體制外自己搞掂也。


途徑之一,就是有點聲譽規模的企業跑到國外去發債(絕大部分是市場龐大的美元債),然後再用高息借給國內同胞。內地求財若渴,美元債利率高,放數收的利率更高,若果遇上人民幣升值就更和味了。於是這種另類carry trade搞到好大,上年年底債務總額估計達9,000億美元。


過去幾個月,人民幣一兌美元匯率反覆下跌一成,對這種借入美元再借出人民幣的生意是個大打擊,蝕本之餘仲隨時要撇債收場。過去3個月這些債的利率升了大約3厘(即是債價跌得快),反映市場開始懷疑這些放數企業的還錢能力。

adblk6


見人民幣跌勢未止,於是星期一有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出口術,認為目前人民幣不會破「7」。該名專家認為,匯率貶值會增加資本外流壓力,有損大國形象,又容易令貿易摩擦升級。其實另一個擔憂,就是美元企業債捱不到人民幣持續下跌,堵塞了內地經濟的一個信貸來源。


不過,人民幣跌又煩,升又煩。內地普遍恐懼的是中國成為八十年代中期日本參與「廣場協議」的翻版,以匯率升值避免貿易糾紛。話說當時美元強勢,為扭轉貿易逆差,找來包括日本在內的四國齊齊干預匯率,合力把美元壓下去。結果是協議成功過頭,日圓尤其升得誇張,幾年內由一美元兌200幾円,升了一倍,打殘了出口業。不久之後的「泡沫」爆破經濟低迷,亦懷疑跟那一次日圓升值有關。災難性結果在前,面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人行不會讓人民幣走回頭升值。


我認為,人民幣兌一美元會在6.8至6.9附近徘徊至年底,假設貿易戰沒有再明顯升級的話。


寫專欄有快樂亦有痛苦,痛苦就是放假遊埠都要交稿。就像這一刻我在日本廣島享受36度的陽光,也要抽時間跟大家講匯率的問題。話時話,日圓雖然曾經大幅升值,一度成為出名貴到飛起的旅遊地點,但經歷過長時期的輕微通縮,日本今天的價格跟30年前其實相差無幾,對經歷過明顯通脹和實質收入增長的香港人來說,自然成了抵玩之選。


不講太多,我要出發去食碗港幣60元的高質日本拉麵了……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