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上周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在本周二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關稅,對加拿大及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關稅;來自加拿大的能源產品將只徵收10%的關稅,但墨西哥的能源進口產品將被徵收25%的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馬上回應,並相繼對美國加徵關稅行動進行報復,兩國皆對美國貨品徵收同樣25%報復性關稅。筆者相信劇本一如特朗普發展,至於後續如何,則要看官緊隨後續發展。特朗普有言在先,對報復性關稅必會讓局勢升級,這亦解鎖為甚麼上周五美股由升轉跌。
要分析局勢,首先我們要了解到白宮一定有不同scenario analysis(情境分析)去分析加墨兩國如何處理被加關稅的措施,相信白宮一定從特朗普第一任時了解到大加關稅一定會造成通脹升溫,這亦是民主黨為何會在總統大選中大敗倒台的主因。筆者不相信特朗普對共和黨有太大黨性,大家也是因利益而結合,下一任總統是否來自共和黨,筆者不認為他會關心,加上過往中期選舉大多也會有利弱勢政黨,從現實來看民主黨奪回一半控制權也只是時間問題。在剩餘兩年直至中期選舉的紅色浪潮下,參眾兩院在共和黨把持下,政策會更為大膽。這亦更給特朗普提供誘因,在這兩年大幹特幹。在眾多因素下,這是為甚麼特朗普不需再理會選舉壓力下去為自己留下legacy(遺留物)的大膽行為。大加關稅去換取利益,相信是特朗普的目的之一,究竟特朗普要從兩國得到甚麼?請各位讀者密切留意。
隨著外交關係惡化和政策不確定性,我相信美股比港股有更大的隱憂,可幸的是,美國通脹數據和勞動數據皆反應正面,沒有加深停止減息的理據。這令估值高昂的美股再向前頂探索。但從技術指標來看,若不能破頂,則有機會展開兩成跌浪,各讀者務必注意。相反在特朗普只加收中國10%關稅下,中期的港股有機會進一步跑贏。當然,短期內港股不能獨善其身,美股若真回調兩成,港股也會大跌。值得留意的是,人民幣匯率始乎穩守在7.35水平,未有進一步貶值,本欄讀者必定知道筆者多次提及人民幣和港股的高度關連性,若人民幣表現勇猛,港股一定會有好表現。